• 【媒体聚焦】推进生科高效应用转化 武汉轻工大学科研育才接地气
  • 作者:记者熊源、王雷 编辑: 发布日期:2021-03-02浏览次数:

日前,武汉轻工大学与中诺生物科技发展(江苏)有限公司在江苏盐城正式签订了“小牛皱胃凝乳酶高产菌株及生产工艺”成果转让协议。

据介绍,凝乳酶是乳酪等乳制品生产的必需酶种,武汉轻工大学生物学科相关科研团队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培育出的小牛皱胃凝乳酶高产菌株及完善的生产工艺,解决了乳制品行业对凝乳酶需求量大、凝乳酶资源缺乏等方面的矛盾,具备良好的产业化能力和应用前景。

现场签约

“这是我们依托学科优势,不断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进,提升创新水平与推进成果转化并举的结果。”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王宏勋教授说。

近年来,该学科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凝练学科方向、汇聚人才队伍、搭建科研平台、提升研究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搭平台激活力 学科建设亮点十足

“我们生物学学科始建于上世纪 80 年代初,经过近40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生物学专业基础与学科平台。”王宏勋向记者介绍学科建设情况,该学科专业基础建设中设立了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制药 4 个生物类本科专业及动物科学、水产养殖等生物相关专业。

武汉轻工大学

多年来,该学科紧紧围绕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立足学校特色优势领域,围绕“生物、医药、食品”交叉、融合、提升的学科发展理念,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研究应用型特色人才,目前已在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等 5 个二级学科形成了特色学科方向和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生物及生物相关产业研究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依托学科优势,我们已经先后建立了‘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山区特色果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健康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王宏勋表示,该学科在食品营养与健康,以及农、林、水产及食药资源研究开发领域的特色优势均十分明显。

不仅如此,该学科还坚持以行业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形成了包括营养生理与生化、应用分子生物学、资源与酿造微生物学、植物生理与遗传、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应用5个重点学科发展方向。

“目前的学科发展与粮食行业及食品营养与健康产业的发展辅车相依、相得益彰,在食品与健康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特别是大宗粮油产品的功能化研究开发、微生物功能油脂研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检测技术研究应用等方面,在全国具有广泛的影响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王宏勋说。

建设师德师风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武汉轻工大学生物学学科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为人才培养铺路搭桥,形成了全员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同时,该学科建立了院、系和班级师生共同参与的“三级”师德师风监督体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约谈师德师风建设问题。

“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同学院的改革发展,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易文君表示,该学科师德师风建设坚决做到不走过场,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职称晋升和绩效分配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易文君说,“在落实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探索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努力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相融通、相促进。”

比如,该学科老师丁洪波讲授的《生物化学》课程,就融入了思政内容,弘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寓意深刻,独树一帜,深受学生喜爱和广泛好评。

“我们结合学科特色,每年还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易文君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该学科已经成功举办了10届的“酸奶制作创意大赛”以及“风味啤酒酿造大赛”等活动,影响范围大,学以致用效果好,已经形成了学院学科建设的特色品牌。

该学科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先进典型。

作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生物学学科带头人,该学科硕士生导师刘志国工作30多年来,长期坚持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成绩显著。

“学术上的导师、行为上的榜样”,这是学生们对他的精准评价。课堂上,刘志国总是以学科前沿的新进展引领学生积极思考,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学术殿堂精耕细作。课后,他注重与学生交流探讨各种学习与思想上的问题,积极邀请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刘志国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执着的科研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生们在他春风化雨般的教诲中慢慢融进了学术研究的海洋,后期在各自的继续学习与科学研究领域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经过刘志国培养,该学科2002届的王曼丽,如今已是中科院病毒所研究骨干;2003届的江会峰,在大学期间就是刘志国科研团队的成员,目前已成长为合成生物学领域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通过持续深入的师德师风建设,生物学学科已先后荣获湖北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基层单位”、“湖北五一巾帼奖”和“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聚焦地方产业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这方面,武汉轻工大学生物学学科卓有成效。依托武汉轻工大学传统学科优势,该学科不仅科研成果高产,而且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创新技术支撑,让地方产业得以转型升级,实现多重效益。

生物学学科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一直聚焦地方产业,致力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库,支撑地方经济提档升级。

该学科程水源教授领导的富硒农产品加工团队,立足于湖北省恩施州的富硒资源,与恩施德源健康产业集团联合获批“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全国首个硒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依托湖北硒优势,以“科学补硒、造福大众健康”为己任、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加快富硒产品的研发和高值利用以及精深加工富硒产品标准化。

2016到2020年,该团队以恩施特色植物源高有机硒为核心技术生产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各类有价值、有深度、有影响的优秀成果不断涌现 ,成功打造了恩施地区经济特色增长极,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同时,该学科团队还不遗余力地推动硒科学知识在我国的普及。程水源团队连续6年举办的“科学补硒·健康生活”公益宣讲活动直接影响超200万家庭,活动覆盖近7亿人次。程水源个人还在中国保健协会主办的2018年、2019年中国(广州)国际保健博览会欢迎及颁奖会上,连续荣获“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以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先进个人,并主编了我国第一本硒学科系列教材《硒学导论》及《硒之科普——标准用语与权威发布》。

同时,该学科教授缪礼鸿领衔的微生物发酵团队与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促进了企业生产水平和产品品质的升级。

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创的浓酱兼香型白酒是继浓香、酱香、清香和米香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香型白酒。围绕着如何提高兼香型白酒品质和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等制约白酒行业发展的普遍问题,缪礼鸿团队完成了白云边酒业委托的科研项目“浓酱兼香型白云边酒独特微生态与酿造关键技术、品质安全技术研究”。

该项目首次完成了对白云边兼香型白酒传统发酵工艺微生物群落的系统分析,建立了白云边酒菌种资源库,优选了粟酒裂殖酵母、地衣芽孢杆菌等优良功能菌株,研制出复合功能酿酒菌剂。该新型酿酒菌剂生产应用后,使白云边原酒优级品率提高了4%,原料出酒率提高了5%。该项目已于2019年7月通过了省级成果评价,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

在过去的三年中,缪礼鸿教授团队已与湖北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申报了2项发明专利,其中1项已获得授权;合作发表研究论文8篇。

武汉轻工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王宏勋表示,聚众智、汇众力,该学科将继续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激励全体教师创新氛围,促进政府、高校和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瞄准生物学科创新发展的前沿领域,扎实开展科学研究,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媒体链接】

1.人民日报”客户端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18912024/rmh18912024

2.人民时代

http://www.peoplesd.cn/shehui/5364.html?1614329975

3.中国新闻发布网

https://zxfbw.cn/index.php?v=show&cid=3&id=424

4.中国食品安全网

https://www.cfsn.cn/front/web/mobile.shengnewshow?sjid=17&newsid=5779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