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聚焦】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品味中国”课程开课
  • 作者: 编辑: 发布日期:2021-03-29浏览次数:

日前,武汉轻工大学金银湖校区基础楼401教室座无虚席,由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品味中国”第二季课程正式开课。

校党委常委汪德平出席并指导讲座。

讲座以“边界冲突下的中印关系”为题,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胡翊博士主讲,杜晓东博士担任主持人及评议人,来自武汉轻工大学8个学院共120余名选课同学以及部分教师旁听了这次讲座。

讲座伊始,武汉轻工大学校党委常委汪德平对课程开课作了简短的指导,指出本课程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要求打造好“思政课程、中国情怀”,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广泛开展专题教育,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定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一步激发新时代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希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课程组举全校之力把课程开设好、建设好,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品味中国”课程负责人唐俊峰副教授简要介绍了课程的基本情况及选修要求之后,胡翊博士以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致敬边防英雄为切入点,详细梳理了中印两国从1950年建交以来经历的“蜜月期”、“冷冻期”,“恢复期”和“全面发展期”的历史脉络,全景式地分析了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边界问题、西藏问题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复杂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管控两国分歧的现实路径,如通过战略对话妥善管控边界争端、加强沟通交流、密切关注印度外交的现实主义倾向等。讲座最后,胡翊博士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作为结语,认为构建互利互信的中印关系对两国均有百利而无一害。

胡翊博士的讲座史论结合、有理有据,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是一场学术分享,更是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对中印关系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有了初步了解,对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决心和担当有了切身的体会,更对我国戍边英雄不畏牺牲、誓死保卫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充满敬意。正如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19级薛瑾瑜同学所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今天的课程,让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话。那些边防军英雄们,最小的仅有19岁,和我们年纪差不多,本应该无忧无虑地在祥和宁静的校园安心学习,但是他们却为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维护祖国安宁而选择另外一种方式证明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看到牺牲的英雄们,我的内心震动很大!”

附:部分学生的课后反响

英语2004江粤豪

今天听了胡博士的讲座,感触颇深。通过他的讲解,我深刻感受到国际形势的复杂性。我认为中印关系是复杂性和包容性的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国家利益一致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也是引起分歧的关键。中印在很多方面有合作往来,说明两国间存在共同利益。而因边界问题引发的争端,说明两国所处的立场不同。同时,在此次边界冲突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放弃任何领土,努力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让我感受到人民军队的强大力量,感受到人民军队坚强的意志力,感受到大国之崛起并非偶然。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坚强的柱石,我们才会屹立于世界之林。

旅管1804班吴雅琴

听了胡博士的讲座,受益良多、启迪颇丰。在讲座中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奋勇与坚守,我眼眶湿润了。我想从以下三个层面谈谈感想:

(1)对“中印冲突”中解放军英烈的感言

有人说,军人,生而为了保家卫国。可脱下军装,他们又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他们本应有着美好而光明的未来,如今却从鲜活的生命化作一张张黑白相片。当他们被冠以“军人”之称时,就化身为守卫祖国的盾、保护人民的矛。盾的后方,是家;矛保卫的,是十四亿中国手足。

(2)对自我的警醒与反思

当加勒万河谷的英雄们在肃杀的寒风中站岗时,有人趁着岁月安稳而恣意堕落挥霍光阴;当二十岁的战士徒步在漫漫边境上亲手为界碑描红时,有人养尊处优却抱怨书难读、命运不公。我们无比尊敬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伟大群体,我们拥戴这些最可爱的人。我们必须意识到,他们是为我们而牺牲,必须意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也是由无数人的牺牲和付出所换来的。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些,我们才会珍惜,他们的牺牲才更有价值。

青山埋忠骨,吾辈当自强!向长眠在加勒万河谷的人民解放军英烈致敬,向每一位仍战斗在西部边陲的人民解放军将士致敬!

(3)对未来中印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中印未来的竞争与合作将呈波浪式向前发展的趋势。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崛起之路不像欧美国家那样通过殖民掠夺,只要我们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复兴只是时间问题。印度的行径的确令人不齿,但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战胜印度,甚至也不是战胜美国,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国贸1801王乐

胡博士关于“边界冲突下的中印关系”的讲座,为我们正确看待中印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一开始,我从新闻媒体了解到,中印边界冲突只是领土主权问题。通过此次讲座,我了解到影响中印关系的因素还有:水资源问题,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历史遗留问题,中印之间的经济竞争,外部因素如巴基斯坦、美国等等。中印边境复杂的斗争形势也让我们了解到,当今的中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必须不断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面对印度单方面公然挑起的冲突,国家没有退让,边防战士们也没有退缩。以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为代表的中国官兵义无反顾地扛起保护国家领土主权的责任,用青春和热血筑起钢铁长城。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向所有官兵们致敬!学习他们不畏牺牲、敢于亮剑的精神。我们虽然不能亲赴边防,但我们可以学好专业知识,在不同的领域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祖国日趋强大!“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中国一直秉承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在国际上担当维护和平的责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界碑所在,尽是国土,中国领土一寸不让!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903班王锳浩

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感由心生,下笔得以成文。总结有三:关系的概述,关系的结点,关系的发展。

1.关系的概述:历史长河之中,中印友谊源远流长。古代的玄奘取经,近现代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现代的中印建交,都让两国种下了友谊的种子,尽管两国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总体上看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正如胡博士所言:先后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巅峰期,60到70年代的低潮期,70到80年代的解冻期,80到90年代的回暖期以及00后的加热期。关系的冷热交替,直接和间接地促进了中印关系的联系。

2.关系的结点:总的来讲,节点之所在,牵涉到双方的根本利益。正如胡博士所言:有边界争端,印度核试验问题,西藏问题,以及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等。大国之间磕磕碰碰难以避免,我们要客观看待冲突的发生,理性地解决“疾病”之所在。

3.关系的发展: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唯有合作才能共赢,唯有和平才能久安。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两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唯有加强交流,增进互信,保持合作才是发展互利的不二法门。正如习大大的那句:中印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

回望加勒万河谷事件,我们既要据理力争,也要保持清醒。正如海思总裁的那句:“前路更为艰辛,我们将以智慧,勇气,毅力,在极限施压下挺直脊梁,奋力向前,滔天巨浪方显英雄本色,艰难困苦铸就诺亚方舟。”

管理类2001班蔡红玮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所处的不是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一个和平的国度。我们的国家不断地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外交,经济,文化等领域不懈努力。中国在与印度的外交关系上展示了积极友好的态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忘记了牺牲在加勒万河谷的烈士们。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更好地解决与印度之间的矛盾。他们的牺牲令我们痛惜,也让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不安宁。在此之前我们无法想象这种场景,而当时的我们在做什么呢?我们只有怀着一腔热血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媒体链接】

1.荆楚党建网:

http://www.jinchudj.com/article/1331.html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