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聚焦】化腐朽为神奇的“金手指”李建芬
  • 作者: 编辑: 发布日期:2017-06-26浏览次数:


武汉轻工大学李建芬教授


他和他团队致力于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肥技术及应用研究,真正关注经济社会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他带领团队通过产学合作,加工生物有机肥,解决禽畜废弃物污染问题,是化腐朽为神奇的“金手指”;他利用催化气化技术,将稻草秸秆、稻壳等农业农村废弃物转化成生物质燃气,项目每年为农户节省炊事燃料费600多万元;他投身一线教书育人,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李建芬。

潜心科研 破解行业技术难题

近年来规模化禽畜养殖迅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然而随之产生大量畜禽粪便等废弃物,严重污染环境。李建芬教授团队通过与企业合作研究,运用生化技术将畜禽废弃物转化为优质生物有机肥,解决了禽畜废物污染问题。与此同时针对生物肥料行业技术难题,如物料腐熟慢,堆肥周期长,臭气污染重,工艺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等,研发出高活性物料腐熟菌剂,研制生物有机肥新产品和除臭剂,创新连续堆肥和低温造粒技术,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实现了规模化生产目标。

“原来堆肥周期两三个月,如今7、8天即可使物料快熟腐熟。”李建芬教授介绍,项目研发和筛选出10多种适用于有机物料腐熟的微生物菌株,并使其成功复合,开发出能使农业和畜禽废弃物快速腐熟的复合菌剂。

据了解,该项目技术成果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获专利12项,肥料登记证8个;开发出生物有机肥产品30余个,建立生物有机肥生产示范线15条,单条生产线产能可达年产20万吨生物有机肥。近3年来,应用该技术成果的企业增收20余亿元。

2014年李教授主持的“生物质热转化利用技术及应用”项目,利用催化气化技术,将稻草秸秆、稻壳等农业农村废弃物转化成生物质燃气,供农民日常生活炊事使用,售价仅天然气的1/3,远远低于石油液化气。经测算,项目每年为农户节省炊事燃料费600多万元,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近6000吨。在生物质燃气基地开展建设和进行设备测试时,他与工人一起24小时三班倒,吃大锅饭,睡地铺,常常是满身满脸的灰尘,工人们打趣地说,我们也算享受教授待遇了。

投身一线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执教28年来,李教授始终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除了投身于环境和能源领域的科学研究,他还承担着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及毕业指导任务。在化学教研室,李教授总是主动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化工环保与安全、绿色化学技术等需要多学科结合的课程,年均教学工作量达800学时以上。

他热爱教学,讲台上的他总是激情四射,他珍惜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希望将自己所知的一切传授给学生。“我基础相对较差,理论课有时听不懂,也提不起兴趣,但李老师的课讲得有意思,从来不瞌睡。”他的学生说。

2008年以来李老师连续担任两届班主任,他经常与学生推心置腹、坦诚交流、畅谈时事,深受学生欢迎。在李教授及其团队成员的鼓励和协助下,学生积极申报各级大学生课外科研和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4项,校级大学生课外科研项目30多项;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奖和湖北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一等奖、湖北省大学生课外科研成果奖、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学术成果创新竞赛、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奖等50多项;学生申报国家专利2项;研究生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和“丰益”奖学金一等奖。

2016年,李建芬教授在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的同时,专门邀请企业在校设立了“武汉轻工大学华虹高科奖助学金”,每年资助10万元,为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激励优秀研究生安心研究,多出成果,早日成才;鼓励本科生勤奋学习,励志成才。

湖北日报网讯 通讯员 余艺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