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9.15每周要闻关注
  • 作者:广播台 编辑: 广播台发布日期:2021-09-15浏览次数:

每周要闻关注

              ——915

节目预告: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进一步严格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节目稿:

合:每周要闻关注,关注每周要闻。广播台前的听众朋友门大家下午好,这里是每周三下午准时为您播出的《每周要闻关注》。

A:我是大家的老朋友程金华

B:我是赵天宇

A近年来,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切,广大家长反映强烈。

B:早在2000年代,媒体上就不乏批评网游为电子毒品、精神鸦片的报道。网游的兴盛也确实同步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其中最核心的矛盾或许是游戏公司过于一切向钱看,而忽略了社会责任。
A:在许多游戏内容上,过于追求眼球效应和感官刺激的冲击力,从其他泛娱乐领域抢夺用户时间,而让整个行业里弥漫着一种对玩家的“极致诱惑”,氪金、伤肝成为了游戏成功与否的标杆,也就在游戏行业的整体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
B:因此,网络游戏对玩家的负面影响,一直没有缓解,甚至出现恶化趋势。对网络游戏产业进行整顿需要从多方面下手

A:其一是封堵。在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上,进一步完善,确保零漏洞,或有漏洞但付出的“成本”让未成年人难以承受,而选择控制自己的游戏时间和欲望。同时,各大游戏平台的各种游戏产品要形成数据串联,确保未成年人在一天的游戏时间被限制,而不是在不同的游戏中,包括单机游戏、小游戏,可以反复横跳,跳出防沉迷系统的限定。

B:游戏产品的审批和上线后、迭代中内容把控要进一步趋严,确保色情暴力的游戏内容不在虚拟世界中泛滥,这都需要游戏公司落实主体责任,真正对自己的内容负责,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负责,而不是一味地作秀。
A:其二是开发。加快对功能游戏的开发,让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和欲望在各种带有寓教于乐功能的功能游戏上得到实现。加快对爆款游戏与文化传承上的结合,目前已经有一些热门游戏通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在线上线下进行一些引导尝试。但目前都是浅尝即止的作秀,应该利用游戏既有的影响力和未成年人对其的喜好,善加引导,将更多的文化传承用“游戏”的方式,潜移默化到未成年人脑海里。

B开发方面需要循序渐进,目前只能先采用封堵的方法,国家新闻出版署高度重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工作,2019年印发了《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采取一系列举措办法,建成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并实现合规上线运营游戏全部接入,为深入推进防沉迷工作打下了基础。

A:就在近期,不少家长反映,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使许多家长苦不堪言,成了民心之痛,希望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严格落实实名验证,进一步限制、压缩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

B: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培养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针对社会反映的未成年人过多过度使用网络游戏问题,国家新闻出版署在新学期开学之际印发了通知,对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提出具体明确要求,着力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社会效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A:其实,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网络游戏互动性、沉浸性、仿真性强,操作便捷,天然具有更强吸引力。未成年人还处在身心发育阶段,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容易过度使用网络游戏、甚至产生依赖,因此一直是网络游戏管理和防沉迷工作的重点。

B:2019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的时长,法定节假日每日累计不得超过3小时,其他时间每日累计不得超过1.5小时。对此不少家长反映该标准仍较宽松,建议从严压缩。

A: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需要,此次通知对网络游戏企业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作出更加严格的限定,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社会实践以及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娱休闲活动。

B:同时,这项规定也体现了今年6月1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有关要求,并在“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不得在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八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基础上,顺应群众呼声,作出了更严格细致的规定。

A:此外,之所以留有少量时间向未成年人开放,主要是部分老师和家长反映,适度接触游戏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特别是一些运动类游戏以及编程、象棋、围棋等游戏形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另外,此次通知仅针对网络游戏作出规定,对于网络游戏以外的其他有益身心健康的游戏,家长和未成年人可根据情况自行把握。

B从上瘾的角度来说,电子游戏有精神鸦片的嫌疑,游戏确实会设计数值刺激玩家一直玩下去。但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市面上的APP都在争夺用户时间,刺激用户兴奋点,要说“鸦片”性质,恐怕谁都逃不掉。游戏还稍微费脑些,短视频完全不费脑,更属于容易上瘾且消耗时间的产品。

A而农村留守儿童的网络沉迷尤为突出。在记者此前的采访中,曾有多名乡村教师提及留守儿童沉迷网络的问题。有老师提到,农村地区不少留守儿童沉迷手机、沉迷网络,对学习兴趣不大,因此导致了厌学、出走问题也是屡见不鲜

B:导致这种结果的一部分原因有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沟通,只好把电子设备给到孩子。这不是游戏行业一家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层面深层次的问题。在游戏厂商推出防沉迷系统后,效果如何,还掌握在家长手里。
A“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仅依靠技术上的防沉迷系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协同参与,尤其是生活中家长的陪伴和表率最为重要。”贵州大学高端智库研究员、副主任段忠贤告诉记者,未成年人之所以沉迷于网络游戏,最大的原因是缺乏家长的高质量陪伴。

B:其实,说到底,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A:一方面,政府、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更好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

B:国家新闻出版署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建成后,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权威准确的身份验证,推动防沉迷工作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同时,一些未成年人使用家长身份信息或购买成年人身份信息绕过实名认证,突破身份限制,使得时段时长限制无法发挥作用,成为影响防沉迷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A:这个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家长加强监护督促,学校加强教育引导,更好地帮助指导未成年人了解掌握法律规定,严格执行相关要求。下一步,国家新闻出版署将会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组织中小学校开展专题教育,

B:推动广大家长、老师、学生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培养和提高网络素养,督促家长加强对孩子游戏账户的管理,指导未成年人在使用网络游戏时进行真实身份验证,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定,形成落实防沉迷要求的社会合力。

A:各个地方也将督促网络游戏行业加强与家长、老师、学校的联动沟通,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合: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每周要闻关注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收听。感谢编辑潘麒仲,感谢导播聂仡轩 肖凯,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