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图书馆发布的《武汉轻工大学SCI收录论文统计与分析报告》《武汉轻工大学专利统计与分析报告》,首次对我校高水平论文和专利状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分析评价,并为学校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

如何科学、合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术论文的质量、水平及学术影响力是图书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2013年起,图书馆探索建立基于SCI数据的科研评价模式。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科技刊物和论文进行客观评价的工具。分析SCI收录论文的情况,对于了解某机构的学术科研水平、评价科研成果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对SCI收录的我校论文历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完成统计分析报告。
报告揭示:2014年SCI收录的我校论文涉及研究方向共27个,学科分布较广,其中数量较为集中的9个研究方向为化学、物理学、光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光谱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科学技术类其他主题。这些研究方向均与我校优势学科相关,其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均处于学校的前沿,科研成果较多。论文的平均影响因子为2.17,其中影响因子超过4的论文主要来源于动科学院、食品学院、化环学院等。发文作者主要集中在31~50岁年龄段、具备博士学位,职称为副高职称以上的一批教师。
《武汉轻工大学专利统计与分析报告》统计、分析了2005-2014年我校的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报告揭示我校三种类型专利(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的年申请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近三年(2012-2014)有显著的增长,说明教师对专利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也与我校的激励政策紧密相联。
今后,图书馆将按年度出版两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