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颖研究员在我校常青校区科学报告厅为广大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基于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的食品真伪鉴别技术研究”的主题报告。报告会由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胡志刚主持,2014级研究生新生、高年级本科生代表、青年教师代表及研究生工作部的负责人和老师均到场聆听了报告。陈颖研究员从2013年“假羊肉”现象切入主题,以食品的5种主要掺假方式展开,介绍了4种食品真伪检测技术,又分别从植物源性食品、动物源性食品两大分类详细讲解了各类食用油、肉类及肉制品、水产品、高附加值营养品等产品的鉴别方法和检测技术,深入分析了食品掺假造假对社会的危害,系统阐述了科学研究中科学的研究态度与科学道德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整场报告援引现实中与民生问题相关的鲜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层层剖析,引人入胜,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课。
胡志刚在对陈颖研究员的报告作总结时,希望广大研究生能以班级或支部为单位,认真组织学习、交流与讨论报告内容,在学术研究上要不断增强践行优良学术道德、维护良好学术风气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报告会结束后,师生们还就各自研究的领域,踊跃与陈颖研究员进行了细致的交流与探讨。
据了解,陈颖研究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食品的检测及安全的研究,在各项研究中,他一直身体力行、刻苦钻研,一丝不苟,恪守着科学家的道德与良知,并在此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