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推荐的健康食用油之一的稻米油,以“营养、健康、安全”的鲜明特性,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和高度关注。5月15日至17日,由我校及国际稻米油理事会、丰益全球研发中心、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共同举办的国际稻米油理事会成立暨首届国际稻米油科学技术大会,在汉口金银湖欧亚国际会展酒店隆重召开。来自日本、印度、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的科研专家以及国内100多家粮油企业的300多位代表和众多致力于稻米油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此次盛会由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常务副会长、我校食品学院教授何东平主持。

我校校长刘民钢莅临大会现场并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说,会议将凝聚国内外专家的智慧结晶,对稻米油及米糠副产品科学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深入交流,有效推动建立科学的稻米油国际标准,促进国际贸易,建立和完善稻米油安全保障体系,使国际稻米油及米糠副产品的开发与增值、健全与发展得到有力支持和全面提高。他强调,粮油专业是我校的重点特色学科,学校一直致力于粮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产业提升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成绩和贡献。建设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粮油食品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多科性大学始终是我校的奋斗目标!
中国粮油学会理事长张桂凤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大会旨在稻米油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营养健康、安全保障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交流与探讨,为人们的健康与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与物质保证。
大会现场,举行了国际稻米油理事会成立仪式。来自中国、日本、印度、泰国、越南等五个创始国近十位代表,率先成为理事会理事,丰益全球研发中心总经理、我校客座教授徐学兵被推举为首届理事会主席。
作为食用油行业全球性的研发组织机构的代表,徐学兵教授指出,稻米油属于稻谷加工的副产品,亚洲国家是稻谷种植的主要地区,开发好稻米油,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责任。但由于米糠原料难以收集、特性不稳定等特点,限制了我国稻米油的开发。如何突破这一技术“瓶颈”,将“营养宝库”充分利用,是粮油专家重点研究的关键。据其介绍,稻米油理事会将计划每年召开一次定期会议,以会议研讨、学术交流、期刊介绍等形式进行稻米油的研发技术及推广应用。

大会期间,国际国内的专家们就《中国稻米油发展现状与展望》、《稻米油营养与健康》、《稻米油生产的全球化意义》等进行了专题发言与交流,同时,举行了“稻米油加工”和“ 稻米油营养”专场学术报告会,并颁发了国际稻米油理事会稻米油工业创新奖和优秀学术奖。
我校食品学院油脂专业2011级研究生邹翀获得稻米油优秀学术奖。我校食品学院胡健华教授、刘晔副教授、食品学院2011级油脂专业硕士邹翀、机械学院2011级机械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宋志强分别在学术交流上作了主题发言。
此次大会,有来自日本东北大学、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印度理工学院、泰国那黎宣大学、泰国农业研究发展机构、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丰益全球研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江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
大会还举行了下一次主办国交接仪式。印度Riceal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总裁Dr.A.R.Sharma代表第二届稻米油科学技术大会会议承办单位作了热情的致辞。
会后,与会的中外嘉宾还对我校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