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八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建立本科生导师制。2月20日下午,为贯彻落实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本科生导师制在机械学院率先正式启动。副校长谢宋和,教务处负责人、机械学院领导、学院所有受聘导师以及2013级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启动仪式。

副校长谢宋和在启动仪式上作了讲话,表达了对机械学院所有导师和同学们的希望,并提出几点建议。他希望学院全体导师要深刻认识本科生导师制在育人工作中的意义,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切实落实“三个注重”,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合一,注重因材施教。其次,希望导师要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学,精心指导学生,为其答疑解惑,做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同时要掌握学校及学院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学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他希望同学们主动参与,勤学好问,在“问”字上下功夫,成为学习的主人,把握青春的校园时光,在钻研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高情商。同时,他也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创造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之形成学院鲜明的特色。

机械学院院长张永林向与会导师及学生代表介绍了学院实行导师制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他对学校将实行导师制的试点工作率先放在机械学院深表感谢,学校的信任令其深感责任之大和重任之重。院党总支书记滕红华在启动仪式上宣读了机械学院导师制实施方案及导师所指导学生的对应名单。
导师代表张国全教授和机制1305班学生代表许驰分别发言。张国全老师谈到,导师要引导学生实现四点转变,由“依赖型”转变成“自主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选择”;由“单一型”转变为“多样型”;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探索知识”型。许驰在发言中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之情,以及同学们对导师制工作的期待。
据悉,大学生成长导师制是为保障学生在弹性学分制下顺利完成学业而设立的制度,旨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导师制的实施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引导学生人生规划,体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