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一流专家人才 建产业引领高地 动物营养与饲料安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会议在我校召开
  • 作者:宣传部 敖丹 摄影 王宏鑫 编辑: 发布日期:2014-03-17浏览次数:

阳春三月,繁华盛开,处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3月14日,动物营养与饲料安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议在我校重点实验室二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通报中心管理委员会组成名单及中心建设情况,审议聘任中心主任和科学咨询委员会委员,以及研讨下一阶段相关工作。会议由校长刘民钢主持。

(会议现场)

校党委书记王祚桥出席会议并致辞。他首先表达了对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的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并指出,动物营养与饲料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12月份被认定为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这是由我校牵头建设的第二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中心的建设目标是,依托武汉轻工大学的畜牧学省级重点学科,围绕湖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战略目标和养殖业与饲料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需求,构建打造成能够有效支撑湖北省养殖业与饲料业的研发中心和创新基地、国内一流的学术高地、专家人才汇聚地、协同创新机制体制改革发源地和产业引领阵地。

(校党委书记王祚桥作致辞)

他强调,作为中心的牵头单位,我校已经在管理体制、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给予了总体设计与安排,下一阶段我校将与协同单位密切合作,进一步在人事聘任、工资待遇、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中心足够的自主权,认真执行在管委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总体制负责的PI负责制,形成“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协同创新体系。

(农业部科技司产业技术处处长张国良作讲话)

农业部科教司产业技术处处长张国良在讲话中,着重强调了畜牧科技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一些专家学者热衷于发表论文,以追求论文的数量、影响因子、获奖状况作为目标,而相应弱化与产业结合的研究。在科研上,联合协同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协同创新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科研立项存在研究力量薄弱、资源分散现象;饲料安全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升。他寄希望于协同创新中心在多学科多环节上的强强联合研究,组建科技、教育、产业联盟,推动湖北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周爱清在讲话中强调,动物营养与饲料安全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是湖北省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平台,他希望此平台能将湖北省的农业需求与科技创新相结合,为湖北省的农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成就。

我校副校长,中心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周坚教授在会上汇报了中心建设进展情况。协同单位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领导在会上皆作了表态发言,愿为中心的发展不遗余力地提供条件与政策,愿与我校一道齐心协力,共同探索中心的创新模式与机制,共同凝炼重大科技任务,将中心建设成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品牌,为湖北的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会上提名并审议通过了聘任我校动科学院院长侯永清为中心主任,成立了中心管理委员会,管委会由我校校长刘民钢任主任、副校长周坚、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周爱清等为副主任,我校科研处处长宋光森、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所所长高铭宇等11名专家为委员。并聘任华中农业大学的陈焕春教授为中心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刘建新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齐广海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南京农业大学朱伟云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姚军虎等6位专家为委员。校长刘民钢一一为这些聘用人员颁发了聘书。

出席会议的还有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印遇龙院士,湖北省科技厅条件处处长魏敏杰,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处长高铭宇,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江林,浙江大学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刘建新,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所长齐广海,华中农业大学彭建教授、袁宗辉教授,华南农业大学曾振灵教授,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谭支良,中国农业大学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呙于明,武汉中粮肉食品公司副总经理缪文,宜城襄大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荣及我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协同创新中心相关专家学者。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