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舞去,骏马奔来。1月16日,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经过紧锣密鼓的进行,于下午3:30分在常青校区科学报告厅举行圆满的闭幕式。在校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院(部)党政主要负责人;各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党政领导、研究生指导教师代表、研究生任课教师代表、研究生工作秘书、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代表;研究生工作部(处)全体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闭幕式由校长刘民钢主持。

校党委书记王祚桥作大会致辞。他指出,此次会议紧紧围绕教育部有关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主要精神,认真总结了十年来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谋划了学校今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改革与思路,是一次重新审视和认真谋划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专题会议。会议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目标,建立适应社会需求、适合我校研究生自身特点、符合我校研究生培养特色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明确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地位与责任,建立了以科研和实践能力培训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了以激励为主的研究生科研评价和奖助体系,标志着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正式启动。
王祚桥同志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强调了三个方面的重点。一是要坚定信心,形成合力,进一步增强研究生教育工作责任感。我校研究生教育经过十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拥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源市场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立起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拥有较好的研究生就业质量,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的协调发展,实现了研究生教育对学校整体实力的一定提升,要牢牢抓住这一向好态势,因势利导,用学校事业发展目标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增强广大教职工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不断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二是要适应形势,抓住机遇,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2013年下半年召开的全国研究生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生综合改革的重点,即要紧密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把握供求趋势,加强区域发展,注重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办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背靠粮食行业,立足地方经济,要以特色发展提高我校的竞争力,利用多学科特点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三是要服务需求,坚持创新,不断促进研究生教育工作上新台阶。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要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要注重研究生德育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上午8:30分举行的开幕式上,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校长刘民钢作题为《以质量为核心 以改革为动力 努力开创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
报告对我校十年研究生教育工作历程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作了回顾与审视,梳理了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生教育工作作了精心而周密的谋划,对今后一段时期学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六条基本设想:一是要明确发展思路,确立改革工作目标;二是要激发教育活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三是要推进培养分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四是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五是要强化岗位管理,健全导师责权机制;六是要改革管理模式,完善两级管理机制。
副校长项喜章作了《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文件的说明》。在说明中,他详细介绍了文件起草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他指出,自2013年7月至11月,教育部和中央部委连续出台了多个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文件,按照中央文件的有关部署,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通过改革招生选拔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改革评价监督机制,深化开放合作、强化政策和条件保障等重要举措,不断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

第一会议室讨论小组正在热烈讨论会议文件

第四会议室讨论小组正在热烈讨论会议文件

常青图书馆会议室讨论小组正在热烈讨论会议文件

重点实验室讨论小组正在热烈讨论会议文件
会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及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负责人作为研究生培养学院代表就研究生的招生生源及培养模式进行了汇报与交流;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刘玉兰老师,作为培养研究生的导师代表,与大家分享了她十年导师生涯的点点滴滴和深刻体会与感悟。
与会人员还分成四个讨论小组,集中讨论了《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办法》;《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教育两级管理体制实施细则》;《武汉轻工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武汉轻工大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武汉轻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等文件,大家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讨论,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为将我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学而贡献智慧和力量。
校长刘民钢在作闭幕式会议总结时,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和王祚桥同志的讲话精神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消化领会。二是要细化任务,分解落实。三是要改革创新,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