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届七次全会】学校改革任务如何“落地” 中层单位谈思路与举措(四)
  • 作者:各相关单位 编辑: xcb2发布日期:2024-09-05浏览次数:

学报:一是着力解决制约学报高质量发展的稿源质量突出问题。优化栏目设置,增设特色专题,落实学校高质量稿源建设项目,争取更多的学术名文,提高稿源质量。二是着力解决影响学报高质量发展的学术影响力热点问题。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加强与数据库、学术平台的合作,稳步推进知网网络首发,深化与科学出版集团、长江文库等平台合作。三是着力解决学报高质量发展的知识传播难点问题。拓展在线投稿功能,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开展个性化服务,建立垂直化社群,实现立体化传播和分众化、差异化传播。

化环学院:一是将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落实领导班子“一岗双责”,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汇聚干事创业强劲动能。二是建立健全“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管理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三是完善学院内涵建设考评和激励制度。精准分解任务,逐级压实责任,谋划大项目、建设大团队、筹建大平台、形成大成果,实现学科提质进位;扎实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省重点实验室筹建工作,以科研赋能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就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管理学院:坚持“三个聚焦”,狠抓内涵建设,在全方位提升质量上谋篇布局,不断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党的建设。将党建工作与制度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学院改革发展紧密结合,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和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二是聚焦人才培养。扎实完成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打造人才培养改革“试验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聚焦科学研究。搭建学术交流合作平台,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经济学院:以形成良好的治理体系为目标,聚力形成“12348”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重要职能、强化“数字经济+”和“+粮食安全”特色方向,形成思教育德、科教育人、产教育才的育人机制,按照产、学、研、用的学生培养路径,通过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学科专业发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共同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训实践平台、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共同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共同开展行业标准制定。

设计学院:结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与科技发展趋势,优化学科专业方向,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结合,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夯实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紧密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机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文传学院:一是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开展“文科何谓,文传何为”的大讨论,解放思想,达成共识,明晰思路,科学制定学院发展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二是坚持学科建设核心地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加强学科团队建设,形成有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三是担实人才培养根本任务。在强学生人文素养基础上,持续发挥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四是坚持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相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深化教学研究改革,打造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

医学院:按照强化党建引领、聚焦内涵建设,夯实基础、提质进位的工作思路,锚定坚定发展高质量医学教育,把握好坚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坚持稳步开展有组织科研、坚持建设高质量学科学位点、坚持有序推进附属医院建设五个着力点,全面落实学院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夯实本科教育教学基础,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加强康养产业研究院建设,奋力开启医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学校“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外语学院: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推动党建与学院年度考核核心目标的精准契合和创新结合;常态化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纪学习教育,全力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和宣传阵地安全。二是做实外语“大思政”。分级分类挖掘外语类课程的育人要素,推动外语类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目标的精准对接。

三是发挥柔性引进教授的学术科研引领作用。优化团队激励考核机制;优化教学质量奖推荐及评定办法等教学制度;改革内涵建设项目运行和考核机制,强化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的绩效分配机制。四是优化学生管理制度和评先评优细则。加强学院“招培就”工作的系统谋划。

马院:一是聚焦思政课的治国理政功能。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着力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提升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活力和能力。二是聚焦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统筹课程-学科-党建一体化建设,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研究和诠释,不断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政治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三是聚焦学院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细化实化学校党委决策部署,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目标任务落实,确保完成年度发展目标。

硒产业学院:围绕科技服务产业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持续解放思想、持续改革创新,积极引育高水平科教人才、培育高水平科教成果、建设高水平科教平台,紧盯国家级荣誉、省高端人才、省科学技术奖、省一流学科建设等重点工作,实现人才有成长、成果有突破、平台有升级。

体育部: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一切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工作目标,推进“学-勤练-常赛-会”工作机制落实,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一是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构建大思政推动思想大解放。不断促进体育部党建工作与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二是抢抓学校改革发展机遇,以思想大解放带动改革大突破。继续加强校园体育智慧平台建设,探索创新管理办法等。三是丰富校园体育活动,整合学生体育特长,以改革大突破推进学校大发展。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