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列之三:最牛毕业班 考研录取率超五成——记化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 作者:宣传部 余艺 编辑: 发布日期:2013-07-12浏览次数:

全班26人,15人先后考上研究生,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东华大学等知名高校是他们新的出发点;选择就业的11人中,大多数选择从事环境类相关工作,其余的或考进银行,或成为选调生,或自主创业,每一个人都有了明确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是我校化环学院环境工程08级1班同学在毕业一年后交上的傲人答卷。

谁能想到,这个最牛毕业班在刚入校时也是再普通不过的班级,是什么让这个班级产生了巨大的“化学反应”呢?

关键就在于,近几年来化环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步伐,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特色,同时重视基础教育,大胆探索以考研为抓手的“深造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兼顾学生考研、就业的实际需求,着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抱团学习抓两头促中间

一个班集体里,总会有些学生学习成绩比较优异,有些则不尽人意,还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中间派”,如何根据个体实际情况抓好学生学习这个重点是个难题。最牛毕业班班主任黄岚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他们的经验:抓两头促中间,鼓励学生抱团学习。

“暂时落后的不寂寞,成绩领先的有责任感”,环境工程08级1班抱团学习已是校园一景。不论课堂内外,班上同学经常一起探讨问题,互相解答困惑;每次考试前,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都会主动整理笔记,梳理出重点,并与其他同学共享;在备战研究生入学考试期间,即使报考同一学校的“竞争者”,也会互相加油打气,一同度过疲倦期……抱团学习,让学生把学习从个人行为转变为集体行动,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培养了班级集体荣誉感。

不仅仅是最牛毕业班,化环学院还有着一批这样的优秀班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黄岚老师带过的环境工程04级1班也相当出色。该班毕业时参加清考人数为零,班上34人有14人顺利考上了研究生,在找工作时更是展现了积极主动的集体面貌。班长刘会明回想说,当时自己的成绩不算拔尖,但是心里总有一股责任感,促使自己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带头学习,可以说已经成为习惯了,因为班上的氛围就是这样的,大家是一个集体。

在“老搭档”辅导员张缅的眼里,黄岚老师带的环境工程04级、08级1班与化环学院的许多班级一样,都有着一种特别的班级凝聚力。她说,这与老师的班级管理方式和在学生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分不开的。

个性化培养建立个人信息库

几十名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省份、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性格、能力、爱好各异,怀着就业、考研等不同的目标,怎样才能做到个性化培养?

其实,化环学院的老师们都有本“秘籍”——学生个人信息库。班主任老师从接手班级的第一天起,就与辅导员、专任教师合力,开始着手建立每个学生的个人信息库。他们通过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学生过去的学习经历、当下的心理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规划;通过多角度观察,从侧面掌握他们的能力、兴趣和爱好;通过双向沟通,记录成绩与其他信息,这样信息库就初步建立起来了。再加上,以学校开展的“两访两创”等各类活动为契机,与学生展开一对一的深入谈话,短则十来分钟,长则一两个小时,大量的信息、生动的细节让信息库得到不断更新,内容越来越丰富。

老师读完学生交上来的学期总结和计划,一定写下备忘录;听完学生在主题班会上的发言,不忘做好记录;拿到学生的成绩表,细心进行比对,然后把这些内容一一添加到信息库中。不间断的信息整合和材料累积,使信息库成为一本实用“秘籍”。基于它,每个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展现出不可复制的风采。老师可以借助它,走近学生的内心、读懂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制定出个性化的培养要求,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予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建立信息库只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黄岚老师如是说。

分层管理考研就业不冲突

除了利用信息库把握学生的个人特色,实施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化环学院的老师们还善于总结学生的共性特征,并主张分层管理。

所谓分层管理就是“分年级、分阶段、分对象、分主题”,针对各年级、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对学生实行分别管理,并根据不同对象,针对考研、就业等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大一:重点打好学习基础,同时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班级凝聚力,鼓励暑期社会实践;大二:着重提高个人能力,引导制定个人目标,鼓励参与校内外活动,攻克英语四级,开始提供考研信息;大三:督促专业课学习,根据学生自身能力、家庭条件帮助初步制定就业、考研计划,引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试;大四:提倡先考研后就业,督促执行目标计划,帮助学生自我定位,指导考研、就业。

目前已在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李成林还清楚记得:“老师当时建议我努力复习考研,说即使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但这个过程对个人的历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会让我们在个人品质以及学习能力方面有很大的提升,而且考研初试结束以后,还是有机会参加来年的春季就业面试,就业与考研两者并不冲突。”

虽然是最难就业年,但“最牛毕业班”的毕业答卷确实让人感到欣慰,他们的出色表现也得到了学院的高度肯定。以环境工程04级、08级1班为代表的一批毕业班所取得的优秀成绩不是偶然,而是化环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中迈出的坚实脚步。

化环学院以学校提出的重点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抓手,同时兼顾“深造型”人才的培养,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重要内容,鼓励抱团学习;在管理方面,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注重共性分析,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对学生合力引导,实行分层管理,成效显著。下一步,化环学院将继续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引向深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