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科技大学冯刚教授做客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论坛
  • 作者: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思雨;图/宣传部 王月 编辑: xcb2发布日期:2025-05-12浏览次数:

本网讯 5月8日上午,学校举行2025年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原司长冯刚教授应邀来校,作“教育强国建设中思政引领力的实现”专题报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社长谢成宇教授出席论坛。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金艳教授主持论坛。学校全体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参加学习。

冯刚教授以党和国家政策文件为指引,系统回顾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来的发展历程,细述其在理论建构、实践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他指出,思政引领力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时代新人培育、社会文化发展、教育强国建设,以及治党治国实践中重要作用的系统性表达,深刻揭示了思政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地位。思政引领力区别于思想引领力,针对如何理解和把握思政引领力,冯刚教授提出三个关键着眼点:一是置于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中,明确思政教育的使命担当;二是在 “六个力”的整体协同中,发挥思政教育的综合效能;三是扎根于时代新人培育的具体实践,确保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谈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时,冯刚教授创新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思政教育创新的最大场域,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人的现代化、培育合格人才进程中的关键功能。同时,他深入剖析了“数字思政”的价值意蕴,倡导运用数字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动能,提升教育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冯刚教授呼吁学界积极开展理论与实证研究,重视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教育价值,让思政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

据悉,此次论坛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紧扣新征程教育强国建设,不仅深入探究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问题,有效回应了新时代强国建设中增强思政引领力的实践课题,有力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政治自觉、学术自觉和实践自觉,也极大增强了广大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思维与学科思维,促进思政课教师的课堂意识、课程意识与学科意识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民生属性,始终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努力开创学校思政教育新局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