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号晚,“品味中国”第二季第八讲暨颁奖仪式在金银湖校区基础楼205教室举行。本次讲授主题为“毛泽东与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乒乓外交”,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杜晓东博士主讲。校党委常委汪德平出席讲座并为优秀学员颁奖,来自全校不同专业的120余名同学到场聆听了此次讲座。

校党委常委汪德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木分别为优秀学员薛瑾瑜、纪欣敏、刘天珍等十余名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及奖品。汪德平对“品味中国”第二季课程的开展及同学们的学习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做实做强做精“品味中国”提出了两点希望,希望同学们通过课程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学校政治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希望思政课教师切实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本次讲座内容分为三部分:上世纪70年代“乒乓外交”的背景、毛泽东关于“乒乓外交”的决策过程及结果、“乒乓外交”的影响及评价。杜晓东运用翔实的档案材料,从中、美、苏三方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和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演变历程,介绍了“乒乓外交”的来龙去脉,以及毛泽东如何抓住稍瞬即逝的历史性机遇,“以小球转动大球”的体育外交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最后,杜晓东总结了“乒乓外交”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贡献,以及体育事业在现代外交中的重大作用。在互动环节中,针对吴之杰等同学提出的“公共外交与中美关系”“美国对华贸易战”“美国科技打压”等问题,杜晓东进行了战略性的分析以及中国应对的解读,强调在中美关系既竞争又合作的今天,有必要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避免中美关系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马克思主义学院胡翊博士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本次讲座十分生动精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史料权威丰富,二是讲授思路清晰、“四个意识”明确,三是语言风格既严谨深刻又生动活泼。
课后,同学们表示本次讲座收获颇丰。网络工程1801班的甘程弛说:“今年是著名的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美关系不会也不必回到过去,而是应当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大势不可阻挡。当前,中美恢复正常交往需要双方相向而行,仍然有许多可以转动‘大球’的‘小球’。取消滋扰中国在美留学生、限制中国驻美媒体、关闭孔子学院、打压中国企业等妨害两国人民正常交往的消极举措,让这些‘小球’转动起来,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对彼此的正面认知,继续夯实支持中美关系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向世界释放中美合作的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