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一项具有特定教育意义与实践功能的社会化活动,生命安全教育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学校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6月10日下午,校体育部在金银湖图书馆报告厅组织开展了生命安全应急救护专题讲座,武昌区生命阳光公益救援团队讲师邝渝湘女士受邀来校开讲。体育部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讲座。

体育部负责人乔勇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健康教育,体育教学要对接生命安全教育需求,从“运动内容”入手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要高度重视“运动技能应急结合性”特征,强调在体育教学中植入“生活安全教育模块”内容、突出对学生“生活安全技能”的训练及养成教育、讲求体育运动技能向生命安全逃生技能的迁移,让体育教学切实在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中发挥基础性保障作用。乔勇援引甘肃马拉松事件,讲述了近期国内发生的几例重大体育运动伤亡事故,阐述了在体育课教学中对学生突发情况采取应急处置的极端重要性。他要求体育部全体老师主动学习应急救护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基本紧急救治技能,增强运动风险提前预判意识,提高安全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切实保障学生运动科学,身体健康。
讲座中,邝渝湘主要围绕应急救护培训的重要性,应急救护的三大目的、四个步骤、五项原则及心搏骤停抢救步骤,徒手心肺复苏术与人工呼吸等内容,进行理论讲解与实操技能传授。与会教师饶有兴趣地亲自体验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与AED的使用,虚心向专家请教、相互交流探讨。会后,田波老师表示,虽然这些知识大家以前都学习过,但从未使用过,“宁可千日不用,不可一日或缺”,必须做到常学常新、时常温故而知新。他指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每位学生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