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12日晚,品味中国第六季第三讲在KJ203开讲,此次讲座以“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儒家思想”为主题,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肖能博士主讲。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汪德平教授深入课堂听课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部分老师和选课学生等3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讲座。活动由课程负责人唐俊峰老师主持。
肖能博士从“华夏”的民族称谓开始,引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梳理了“华夏”一词的由来。肖老师认为,西周通过分封制建立起一个犬牙差互的以血缘为纽带的政治网络;春秋时期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的民族共同体主张,突显华夏认同理念。西周后期礼崩乐坏,礼作为华夏民族的认同基础,在这个背景之下,儒家思想逐渐形成。孔子以自己的力量造就一批传承使命、有价值关怀的君子,这也正是儒家思想所坚守的道德主义,相信道义的力量,相信道义的感召力。这种思想传承与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
整场讲座围绕华夏民族形成、文化认同与儒家思想的内涵展开,内容纵横交织,古今互鉴,肖能博士讲解时旁征博引,兴会淋漓,触绪发挥,给听者以极深的历史纵横感受和民族文化沉浸体验。
龚燕明副教授点评时指出,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没有断更,朝代更迭,文脉始终在传承,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以君子之力要求自己,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更好地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让华夏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审核: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