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11日,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脂博物馆高级顾问万健携其珍贵的粮票收藏走进中国油脂博物馆,与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汪亚琴老师团队的师生们共同开展了一场关于“粮票文化与时代精神传承”的对话。

访谈中,万健分享了粮票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价值,强调了粮票作为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保障民生智慧的体现,承载着“人民至上”的理念,并结合图案、标语、发行管理阐释了粮票背后蕴含的粮廉文化。他指出,粮票是廉洁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粮票展览进展馆、进社区的粮廉文化教育,让当下青年群体不忘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史,牢固树立节粮爱粮的意识,践行勤俭节约的精神。“粮票不仅是历史符号,更是理解粮廉文化的钥匙。”他鼓励青年一代既要在数字技术中创新传承,更要在“节约一粒粮”的朴素精神中找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文化底气。
本次访谈是“粮心含廉”团队以粮票为载体,挖掘“粮廉文化”内涵的一次深入调研,致力于通过多维度、多形式的研究与实践,解码粮票这一方寸之物背后蕴含的粮廉文化。团队成员夏薇表示:“我们将深入挖掘粮票文化的深层价值,在方寸之间,读懂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指导老师汪亚琴指出,团队将依托粮票收藏资源,通过深入访谈粮食领域专家、收藏界代表及社会治理相关人士,立体化、全方位呈现粮票背后的廉政文化价值谱系,构建“政企社研”协同机制,以实物史料为载体创新廉政教育模式,推动形成跨领域、多维度、可持续的粮廉文化传播生态。

(审核:赵双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