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品味中国”第十季第八期开讲
  • 作者: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叶银燕 图/王龙儿 编辑: 王月发布日期:2025-05-19浏览次数:

本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作民族“精神根基”和文明“根脉所在”。在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5月14日晚,湖北省电力公司新闻中心原党委书记、《湖北电力报》《湖北电力》社长张建中以“文化中国行,博物馆看不停”为题做客“品味中国”第十季第八期,图文并茂地诠释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桥梁作用。本次讲座由中国油脂博物馆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讲座由课程负责人唐俊峰主持,中国油脂博物馆执行馆长王丽英评议,200余名师生参加学习。

张建中指出,博物馆的核心使命在于讲好中华文明故事,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的重要指示,通过深入研究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解码中华文化基因,提炼民族精神标识,更好地认识“文明的中国”。他将博物馆比作一艘承载文明基因的方舟,不仅保存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肩负着讲好中华文明故事的崇高使命。面对“如何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如何让古老文明与当代对话”等时代命题,他鼓励青年学子以博物馆为“时空方舟”,在与先人智慧的对话中探寻“何以中国”的精神密码,在文明寻根之旅中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在评议环节,王丽英强调,文物会说话,博物馆展柜里陈列的不是器物,而是一个民族如何理解自身、对话世界的生动故事。她表示,在文化自信的时代,我们要“让逛博物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我校首批湖北省大思政课实践基地——中国油脂博物馆随时欢迎同学们参观学习,沉浸式体验中国粮食油脂文化的独特魅力。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围在中国油脂博物馆的文创展台前,精心挑选着油脂博物馆的特色明信片,并盖上油博馆的馆章和各式油料主题印章。这些承载着文化记忆的文创作品,成为此次讲座学习最特别的纪念。

(审核:胡沫)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