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11月5日晚,“品味中国”第十一季第五期开讲。湖北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三级教授文道贵受邀主讲,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兼具历史厚度与精神温度的思想盛宴。马克思主义学院汪德平教授及200余名学生参加讲座。讲座由课程负责人唐俊峰主持。

文道贵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抗战胜利80周年为切入点,深刻阐释其承载的历史、现实与教育意义。他指出,纪念的核心在于铭记历史真相、捍卫正确史观、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对维护战后雅尔塔体系及反法西斯战争成果的坚定宣示。针对“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的表述调整,他从还原完整抗战历程、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扭转西方史观偏见三个维度进行系统解析,强调这一调整不仅完整地呈现了抗战全貌,更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抗日救亡斗争中的关键作用,以铁证史实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的历史定位,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史实基础。讲座中,文道贵以李先念将军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为生动缩影,讲述了这支英雄部队在孤悬敌后的危局中绝处逢生,在“四无”困境下发展壮大成威名远扬的“中原雄狮”,在华中战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抗战篇章。讲座尾声,他强调,广大青年学子要传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抗战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唐俊峰在总结评议中高度评价了文道贵的精彩授课。他表示,此次讲座既是一次历史认知的淬炼,更是一场精神血脉的传承。讲座史料详实、思想深刻,以宏阔的历史视野与精微的实证精神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的双重突破,具象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战领导力,点明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流砥柱的历史必然性。他寄语在场学子,要从宏阔史观中把握民族复兴的历史逻辑,从微观叙事中体悟先辈“匹夫有责”的担当,真正理解“中流砥柱”四字承载的历史重量与时代责任。
(审核: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