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轻工大学:以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
  • 作者: 编辑: xcb2发布日期:2022-12-26浏览次数:

编者语:

12月26日,《光明日报》以《武汉轻工大学:以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为题,报道了学校近年来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牢牢根植粮油食品领域,彰显学科发展特色、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打造文化育人特色,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办学经验。

武汉轻工大学创办于1951年,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之一,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牢牢根植粮油食品领域,彰显学科发展特色、强化人才培养特色、打造文化育人特色,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之路。

秉承传统,彰显粮油食品领域学科特色,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成效突出

“学科建设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龙头作用,某种意义上,‘办大学就是办学科’。”学校党委书记王立兵说。近年来,学校按照“筑高峰、强特色、促交叉”的基本方针,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学科,前瞻布局新兴交叉学科,聚焦聚力学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带动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

厚植粮食办学特色,牵引构筑学科高峰。学校“因粮而立”,在全国率先设置了粮食工程、油脂工程、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等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奠定了学校涉粮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学校“依粮而为”,主动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膳食需求转型趋势,提出并践行“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学科发展战略,积极运用营养科学、生物工程、智能装备技术,整合提升传统涉粮学科,着力打造食品科学与安全、生物农业、天然产物与功能食品、粮油智能制造等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学科优势。粮油食品绿色制造与质量标准、硒科学与健康功能食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特色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在“校友会2019中国一流学科排名”居全国第6位,畜牧学在“软科2022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居全国第16位,“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引领粮食科技创新,赋能膳食营养健康。学校突破了稻米多维高效利用与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装备以及有机糙米粥、复合营养米等生态高值产品,开创了营养米制品工业化生产的新局面。作为“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学校主持和参与制修订油料油脂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64项,为守护食用油健康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获批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助力湖北恩施州实现硒产业年产值超过700亿元;开发了一系列饲用抗生素替代产品创制及应用技术,为保障动物性食品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社会服务成效突出。学校在粮油绿色加工、食品安全检测、功能食品创制等方面攻克了一批产业关键技术,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6项;主持完成的《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及政策体系研究》《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等优质智库成果被政府部门采纳;培植了多个全国知名品牌,扶持了国宝桥米、奥星粮油等行业龙头企业;与湖北荆门、襄阳、孝感、恩施等地区协同打造了“中国农谷”“中国有机谷”“中国粮油机械之都”“世界硒都”;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

精准定位,强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广受企业与社会欢迎

学校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推动“四新”专业深度融合,形成了“理想信念坚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了大批“能吃苦、能干事、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深化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更有质量。学校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粮油食品行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教学实施,建立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完成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强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与粮油食品行业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引育结合,建设具有粮油食品行业工程项目经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度重视教学研究,仅2022年就获得省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面向营养健康产业“三维一体”融合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获湖北省特等奖。

创新方式方法,让思想教育更有温度。学校以主题教育点亮信仰,结合“五四”“七一”“十一”等重大节点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庆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鼓励学生争做新时代的追梦人。以典型选树引领学风,大力开展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举办“卓越之星”成长故事和“十佳班级”成果建设分享会,切实营造见贤思齐、崇尚榜样的良好学风。以精准资助传递感恩,坚守“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底线,做好精准资助工作,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奉献。

强化价值引领,让实践育人更有成效。作为具有深厚粮油食品行业背景的高校,学校格外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双创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精心打造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有成效,每年组建校院两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理论宣讲、爱心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连续荣获全国、湖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志愿服务显担当,动员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在第七届世界军运会等大型赛事、疫情防控等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无私奉献。创新创业勇作为,仅2022年就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0项,获“挑战杯”“互联网+”大赛省级以上奖项29项。劳动教育炼意志,制定完善《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管理办法》,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和坚强品质。

近年来,学校先后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李发平、“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邱天赐、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谢雨霏等一批优秀学生代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广受企业和社会好评,就业率和平均薪酬水平稳居省属高校前列。

以文化人,打造粮油元素突出的校园文化,“三全育人”工作水平显著提升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如光,启人心智。学校坚持以党建引领文化发展,通过传承校史文化、挖掘粮油文化,着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提供了不竭动力。

弘扬奋斗精神,打造党建文化育人新模式。学校注重以党建引领文化发展,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着力营造务实担当、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依托扎根荆楚红色沃土的地理优势,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通过建设“清廉轻工大”,师生廉洁自律、奋斗担当意识显著增强。以文明创建凝聚奋进力量,学校4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2次获评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

传承校史荣光,拓展校史文化育人新功能。学校深入挖掘档案资料、探寻校史起点,将10月18日设立为校庆日,并通过举办校庆日升国旗暨迎接天安门广场国旗入校仪式,充实校史资源,厚植爱国爱校情怀。开展校歌征集,进一步增强师生凝聚力与归属感,校歌《与国同昌》广受师生和校友好评。组织新生在校史馆开展“入学第一课”学习,用一张张生动照片、一件件珍贵藏品,教育学生秉承校史传统,为担当时代重任而矢志奋斗。

立足行业优势,发挥粮油文化育人新特色。学校肩负行业使命,心怀“国之大者”,坚决扛稳为国家粮食安全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特色思政精品课《品味中国》已连续举办三季,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立志科技兴粮的热情与动力。作为国家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学校先后承办2021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举办“珍惜粮食、合理膳食”食品文化推广品牌活动等,师生人人争做“爱粮节粮”宣传者与践行者。同时,学校建有油脂博物馆,通过举办碳化稻粟展览、粮食安全科普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大增强了师生的文化自信与认同。

“我们将进一步弘扬‘爱国爱校、艰苦创业、团结拼搏、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聚焦‘大食品大营养大健康’领域,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内涵发展,力争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校长董仕节表示。(黄继春 周明砚 王世娟)

【媒体链接】

1.光明日报:

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8de738b954a6476b891869b4e57afac7

2.湖北教育新闻网:

http://news.e21.cn/syx/202212/t20221226_180620.shtml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