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聚焦】武汉青年教师追忆聂华苓 笑对风雨,她童心未泯
  • 作者: 编辑: xcb2发布日期:2024-10-25浏览次数:


2019年聂华苓与汪亚琴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李玲玲

听闻世界著名华裔女作家聂华苓辞世的消息,武汉轻工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湖北省作家协会签约评论家汪亚琴,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惋惜与深切的悲痛。

2019年6月至9月,当时正在读博的汪亚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交流访学,曾在聂华苓身边调研求学三个月,抢救性地收集和研究聂华苓文学及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相关历史。这段经历,不仅使汪亚琴深切感受到了聂华苓对文学事业那份矢志不渝的热爱与卓越贡献,更让她有幸窥见了在作家光环之外,一个更加真实、多维的聂华苓——一位既展现出孩童般纯真可爱,又不失坚韧不屈精神的非凡女性。

她是一位可爱倔强的老人

在聂华苓身边调研求学的经历,让汪亚琴得以一窥这位杰出女性丰富多彩的人生历程。

“我与聂老师相识时,她已94岁,我见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名作家,还是褪去作家外衣后可爱、倔强的老人。她有自带的光环,像天空耀眼的星,不自觉就吸引所有目光。谈创作和‘国际写作计划’时严肃庄重,难掩知识分子特有的傲气,作家特有的感知力和观察力依然不减,有时又像稚气未脱的孩子,一脸已经拿定主意的样子让人拿她没办法。”汪亚琴说。

交流访学的那段时间,汪亚琴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去聂华苓家里整理资料、书信、图片。聂华苓家里的紫檀色长方形的餐桌,曾招待过世界各地的作家,“我每次去,华苓老师都会端上一杯酒,或一杯咖啡,或一杯橙汁与我在这里聊天,聊她与丈夫的爱情,她的创作,她过去经历的风风雨雨。”

她骨子里是个地道的中国人

调研求学期间的汪亚琴,也从聂华苓那里学到了很多,汪亚琴说,除了业务上的指导,那段时间聂华苓对她的关心与照顾也令她久久不能忘怀。

“当时老人家记忆力其实不是很好,我大概连续去她家一个星期,她才记住我的名字,而且她还给我取了一个小名叫豆豆,她说我长得像小豆子一样圆圆的很可爱,后来就天天喊我‘豆豆’。”汪亚琴笑着说,这也让她看到了生活中的聂华苓可爱温情的一面。

“华苓老师虽然生活习惯已经美国化,但骨子里还是个地道的中国人。”汪亚琴说,当时聂华苓得知她准备结束研学回中国前,坚持一定要请她去餐馆吃饭,为她饯行,“华苓老师总是对自己祖国来的朋友非常热情,而且无条件的信任。”

汪亚琴介绍,当年自己读博时还以聂华苓为选题撰写了博士论文,并以研究聂华苓和先生保罗·恩格尔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没有华苓老师慷慨的帮助,提供的资料,我是不可能做到的。”同时,汪亚琴也深深被聂华苓的文学精神所影响,“我能做的,就是希望以后通过自己的研究来推动国内的聂华苓研究,让更多人知道我们中国曾有一位女性,曾为世界文学文化的交流殚精竭虑,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过如此大的反响。”

【媒体链接】

1.《楚天都市报》2024年10月24日A11:

https://ctdsbepaper.hubeidaily.net/pc/content/202410/24/content_292494.html

2.极目新闻客户端:

https://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286687&cId=0

3.《湖北日报》2024年10月23日08版:

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c/column/202410/23/node_08.html

4.湖北日报客户端:

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ad/content/202410/23/content_292399.html?uik=add1dc4c&share_plat=android&sec=c48fc73d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