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江城公益组织日益壮大 社区志愿者达123万人
  • 作者: 编辑: 发布日期:2014-12-08浏览次数:

每天中午,在硚口发展社区的“幸福食堂”,都能看到曾少峰忙碌的身影,他带着一帮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6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幸福餐”,老人在这里一天仅需10元,就可以吃三餐,行动不便的送上门。

经过3年发展,“幸福食堂”的志愿者有2万多人。曾少峰说,周一到周末实行排班,每天有大学生志愿者为老人送餐,没有这些志愿者,“幸福食堂”是难以维持下去的。“幸福食堂”是我市社会组织公益项目中的一张名片。目前,已有4个社区建有这样的食堂,服务周边20多个社区的500多位老人,全部由大学生志愿者免费提供。

前不久,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被民政部授予“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该协会注册和登记的社区志愿者有123万人,他们常年扎根社区,开展“常态化”的助老、助残、助学、助困、邻里互助、敬老爱幼、护绿保洁、法律咨询、就业指导、科学普及、医疗保健、家电维修等公益活动。市民政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由全市社会组织推出的公益项目有上千个,由于有了一大批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武汉的社会公益组织才日益壮大。

在全市166个湖泊边,总能看到“守护湖泊生命线”志愿者奔走;在社区里,“生命阳光”公益救护志愿者传授急救常识,每场总能被居民打围;“阳光爱心社”的186名大学生志愿者,常年在革命老区开展义教、赠书等活动。我市每年举行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大赛,参赛项目多达千余个,囊括了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社会福利等多个领域,发掘并培育出不少品牌公益项目,吸引了大量的志愿者。

在志愿者的推动下,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公益项目“落地开花”。针对老人普遍存在的孤独感,晚晴养老助残服务队的志愿者推出“晚晴关怀——助老人共享网络生活”,他们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一对一教老人学电脑。在“留住江豚的微笑——为江豚觅食”项目中,志愿者组织爱心市民和学生到野外观豚,呼吁保护濒临灭绝的江豚。

提供法律援助和义诊服务

市民之家志愿者“摆摊”

昨日是第29个“国际志愿者日”,在市民之家一楼中庭,志愿者现场“摆摊”,为前来办事的市民提供咨询服务。

市民郭女士和女儿来到法律咨询服务台前,向常驻市民之家法援工作站的朱宏伟律师咨询:女婿以自己的名义办了信用卡,已透支几十万元,现在银行向自己催债,该怎么办?朱宏伟提醒,遇到这种情况,郭女士最好先到银行挂失信用卡,告知银行,钱并非她所用。从技术上来讲,可通过调取监控录像及网上转账的IP地址来证明钱都是被郭女士女婿取走了。

现场还有义诊、公积金政策咨询、文明出游、法律咨询等服务。

王争艳志愿服务队扩容

昨日上午,王争艳志愿服务队由一支扩容为8支小分队,在市汉口医院,市卫生计生委为其授旗。

据了解,本次被授旗的8支志愿服务小分队,有6支来自市汉口医院院内志愿者,还有2支是由武汉轻工大学学生和医院所辖联合社区居民志愿者构成,主动要求参加志愿服务,学习王争艳精神。

昨日,在全国道德模范王争艳带领下,全体志愿者宣誓,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帮助全社会需要帮助的人,为文明创建贡献力量。(记者刘睿彻通讯员李京 胡敏 谭俊伟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