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有不可移动文物53万处。保护如此庞大的历史文化资源,仅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实现,需要民间的协助。昨天,在上海市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8周年纪念日,市文物局联手上海大学以“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为题举办研讨会。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全民参与。
“文化遗产是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程度,是各国文化遗产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力量。”武汉轻工大学教授陶丽萍表示,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最早源于美国,即1853年由安妮·坎宁安发起的拯救乔治·华盛顿旧居的运动,而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非政府保护组织;在英国,1877年民间就成立了最早的保护组织——古建筑保护协会。此外,在法国、意大利、波兰、日本、韩国等国家,民众通过各种形式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甚至认为,法国作家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的动因是巴黎圣母院的破败凋敝,希望引起人们对该建筑的关注。《巴黎圣母院》出版后,提高了巴黎圣母院的国际知名度,对它的保护性修复也被提上日程。整个修复工程持续了近20年,巴黎圣母院得以重焕光彩。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志勤指出,在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也有一些基础。2003年1月,陕西宝鸡眉县杨家村,王宁贤等5位农民在劳作时发现27件青铜器,件件都是距今2900多年西周时期的“国宝级”文物。之后,在同一地区,连续4年先后有11批农民在生产劳动中发现青铜器,并上交给国家,保护了将近500件青铜器。而在上海,有一批爱好者孜孜不倦地对历史建筑进行记录和资料收集工作。
不过,尽管文化遗产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关注,但在国内,市民主动参与遗产保护的理念还没有全面树立起来,参与的对象更多限于专业人员和历史文化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