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报:构建“四位一体”素质拓展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 作者: 编辑: 发布日期:2013-05-21浏览次数:

构建“四位一体”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武汉轻工大学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武汉轻工大学党委书记王祚桥

武汉轻工大学校长曾其林

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人才供给矛盾由总量不足转为人才的质量和综合素质不能充分满足各行各业的多元化需求。武汉轻工大学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构建起自主学习、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创新教育“四平台”,校、院、班三级协同,教、管、学三方良性互动的“三级三方”管理模式,组织、制度、条件“三重保障”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全面拓展与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社会责任感强、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智商与情商高的大学毕业生大受用人单位青睐。但认真审视,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重知识传授,轻实际能力培养;重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轻个性发展和创新素质培养;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开发和非智力因素培养等现象,致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武汉轻工大学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方法和途径入手,大力推进素质拓展教育,实现了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武汉轻工大学作为以轻工食品类学科为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转化领域相关学科优势明显的多科性大学,明确提出了“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定位。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思结合,从知识(学历)本位向能力(素质)本位转变;注重知行统一,从封闭的课程教学向开放的学习体系转变;注重因材施教,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推进个性化教育,激发了学生的潜能优势。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创新理念

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将它仅仅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范畴,也不能归结为纯粹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应景教育或功利教育范畴,而是促进全面的人、完整的人的生成教育。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迁,素质教育对教育本然价值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这个价值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中央领导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青年大学生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可见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备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具体而言,应具备较高的科学、道德、文化、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和较强的实践、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构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首先要创新素质教育理念。“一所大学不能只关注学习成果,因为它无法预测一个学生毕业后到底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学习影响人的一生”(哈佛校长德鲁·浮士德)。武汉轻工大学将人才培养目标由“应用型人才”调整为“应用型创新人才”,赋予了人才培养目标新的内涵;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从以知识发展为导向的学科中心模式转向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生中心模式,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三大培养体系”的交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实施“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为重点,以专业特长培养为特色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既注重专业教育,又重视发展学生“知、情、意、信、行”等方面的人格魅力;拓展人才培养途径,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不仅教育学生要学会动手动脑,还要学会生存生活、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学校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能力、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就业训练与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拓展内容,结合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提炼和总结,形成了以“学习、养成、体验、创新”为途径的“四位一体”的素质拓展教育新理念。其中学习是基础,养成和体验是由被动到主动的社会一体化过程,创新是生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四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为一体。

遵循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构建“四三三”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智力因素起基础作用,在一定条件下非智力因素又起决定作用,而且这种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正展示其越来越广泛的实用价值。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的规律,是提高高校素质拓展教育过程的科学性、高效性、合理性的基本前提,对促进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基础性意义。我校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干,工、管、理、文、经、农、艺、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对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一贯高度重视,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着眼于素质教育整体推进的目标要求,根据学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学校“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的“三能”人才培养特色,统筹规划,明确分工,从学生主体不断学习、养成、体验、创新的成长过程入手,完善体制机制、加强师资配备、保证学生参与、增强条件保障,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明确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素质拓展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把素质拓展教育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起自主学习、养成教育、体验教育和创新教育“四平台”,校、院、班三级协同,教、管、学三方良性互动的“三级三方”管理模式,组织、制度、条件“三重保障”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体系。

学校通过拓展自主学习平台,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丰富文化底蕴,开拓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吸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养成教育平台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水平,塑造成功的人格;通过体验教育平台引领学生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引导他们在体验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外显为行为,唤醒、开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创新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实行以教师、管理人员与学生良性互动为基础的素质拓展教育管理模式,搭建教管学良性互动的平台,让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有充分的交流与互动空间,使素质拓展教育效果在互动中不断改善。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条件建设,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三重保障。

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效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建立了书海扬帆、文明习惯养成、感恩行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工作、学科竞赛、科研活动、科技创新基地、人文环境等20余项重点项目,形成了党员自我教育领航工程、团支部风采大赛、中华诗词经典诵读大赛、书香伴我成长读书节、常青之春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教育节、社团文化节、感动校园人物评选、创十百千文明寝室、走进社区志愿服务行动、大学生科研立项、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竞赛等200余个大学生素质拓展“套餐”选项,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协调发展。我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研究成果,获得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五年来,每学年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优秀、学生进步、科技创新、社会工作、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7个方面,受到校级及以上表彰的人数达到在校生数的65%以上,在省级及以上各类学科竞赛、“挑战杯”和湖北省高校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中屡创佳绩,获奖700余项。学生中有100余人受到国家和省(部)级表彰,涌现出了“中国好人”李健,“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方小苗、刘畅、琚琳虹、梅运超,“全国三好学生”熊雪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武丹,以及“全国先进班集体”、“湖北省先进班集体标兵”、湖北省高校“优秀学生社团标兵”等一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学校是湖北省仅有的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优秀组织奖”的省属高校,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项目奖、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毕业生以“能吃苦、能干事、能创业”和“基础实、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良好素质受到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富士康集团、华润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中储粮总公司、中纺集团、湖北福娃、山东鲁花、湖南克明面业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广泛欢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改革开放三十年推动饲料工业发展十大经济人物”、华农骏通集团董事长李旭荣,第十届“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曼恒数字技术有限公司CEO周清会等一批优秀校友已成为行业科技与管理领军人物,他们的成长更有力地证明了学校践行素质拓展教育的自信和决心。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