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国理政新实践:创新发展中国
  • 作者:新华社 编辑: 发布日期:2016-03-05浏览次数:

锂电池里添加一种神秘的复合导电粉末,有望实现手机“秒充”。

它如此之薄,1克展开面积2630平方米!这种类似科幻名著《三体》中“二向箔”的神奇材料揭开面纱,从实验室走进现实生活。它,就是石墨烯。

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石墨烯材料服务国民经济、百姓生活用途广泛。《中国制造2025》首个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把它列为前沿新材料之一。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发展中国。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站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更加坚定的决心走上了创新发展的道路。

创新:国家发展全局核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考察时强调,要发挥创新对拉动发展的乘数效应。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鲜明地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

中国已走上全面创新之路。创新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发展的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五中全会公报的表述掷地有声——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党的十八大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则明确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基点地位,两者一脉相承。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创新,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

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各同志集体来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参观创新成果展示。这是中央政治局首次将集体学习“课堂”搬到红墙外,现场上了一堂生动的“创新课”。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性战略调整,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期叠加”,又与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历史性交汇,审时度势,必须把发展方式转到效率质量上来,转到创新发展上来。

创新:一场深刻社会变革

2020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的时候,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朝着这一目标披荆斩棘的征程上,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的全面创新,将为中国撑起圆梦的翅膀。

自主创新,让中国科技“顶天立地”。

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科技,创造了中国高度。

蛟龙潜海、海上钻探……科技,成就了中国深度。

天河系列、高铁奔腾……科技,缔造了中国速度。

同步光源、大望远镜……科技,拓宽了中国维度。

基础科学取得突破——高温超导、纳米科技、量子力学、干细胞研究、中微子震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工程技术硕果累累——正负电子对撞机、高性能计算机、移动通信、北斗导航、“海洋石油981”平台、高铁核电走出去……

过去五年,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高到54%。当今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越来越依赖科技创新的引领与支撑。

“中国科技创新呈现两个深刻变化:一是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二是由‘点’的突破向‘面’的提升转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

“2015年春节,亿万中国人玩转微信红包,科技创新赋予传统民俗时代气息。这背后是强大的科技支撑,是中国从2G时代跟随到3G时代并跑,从4G渐趋引领到5G率先布局的步步跨越。”科技部重大专项办主任徐建国说。

创新,给我们梦想。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茹振钢,这位河南省小麦抗病虫育种首席专家,培育的小麦品种“矮抗58”被誉为“黄淮海第一麦”。每8个中国馒头中,就有1个来自“矮抗58”。

2015年5月,三亚超级稻“超优千号”示范基地,85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抚摸着“超优千号”饱满的稻穗说:“这里亩产已经达到940多公斤。”

插上创新的翅膀,中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从拼资源、拼投入转向拼科技、拼研发。农业部数据显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上升至56%。

从茹振钢的“种子梦”到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从李彦宏的“中国大脑梦”到马化腾的“互联网计划梦”,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科学梦、发明梦、创业梦,已成为推进全面小康的勃勃脉动。

创新,给我们未来。

赖远明团队成功解决了青藏铁路修建中“无法攻克的世界性冻土难题”,创造“天路”奇迹;裴端卿团队从尿液的健康细胞中得到高质量神经干细胞,发现细胞在结构上“返老还童”的关键机制……

从实验室到现实生产生活,一个科学新发现的应用、一种新计算方法的诞生、一个仪器或关键部件的研制、一个生产工艺细节的调整,都可能带来巨变。

创新中国,“互联网+”时代,你上线了吗?如今,中国网民人数占中国人口约一半,世界人口的约十分之一。“庞大中国市场”的内涵日益扩大。当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和互联网交织在一起,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了。

“互联网从最初的技术工具、传播媒体日益成长,深刻改变着信息传播、舆论选择、社会交往、生产生活、企业竞争、产业发展以及政府社会管理的模式。”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说。

创新中国,人工智能时代,你Ready了吗?端菜扫地、唱歌跳舞,以跟孩子做游戏、陪老人谈天说地……2015年11月在京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机器人萌“小胖”憨态可掬,人气超旺。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居……创新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惊叹。

创新:向着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就是要在新赛场建设之初就加入其中,甚至主导一些赛场建设,从而使我们成为新的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

深圳下沙片区“禾塘仔”。一片建筑融入山脉,宛若“哈尼梯田”。

这里,是中国首个国家基因库。

1999年,华盛顿大学汪建等几个年轻人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向人类基因组计划申请承担3号染色体短臂末端的30Mb碱基测序。同年,华大基因成立。

16年,婴儿长成少年。华大基因从不足10人的“手绘作坊”,蝶变成“世界基因测序航母”,技术应用于全球两千多家医院单位。“华大在世界基因测序上的贡献超过一半。”哈佛大学遗传学家乔治·洽奇说。

科技部部长万钢感慨道:“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创新的磅礴力量从哪里来?

2014年6月9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与共和国的科技栋梁——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们相聚一堂。

“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

这是殷切期待,也是激励鞭策。

我国创新基础依然不牢、原始创新不强、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科技经济“两张皮”,核心技术“缺芯少魂”的被动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然而,为创新驱动发展“松绑”的改革正在发力!

——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改革稳步推进,“对症”科研经费管理“九龙治水”“多头申报”“资源碎片化”“科研人员疲于跑项目”等痛点“下药”。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若干意见出台,打破体制机制“藩篱”,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修改后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扭转“重论文、轻应用”的科技评价“指挥棒”,提高科研人员在创新成果转化中的处置权、收益权。

一项项改革举措,把发展动力及时切换到创新引擎上来。

“创客”一词2015年3月首次写上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065.5万户,注册资本(金)20.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和40.9%。美国科技市场研究公司CBInsight发布102家“独角兽企业”。小米科技以460亿美元的估值位居榜首,尽管它只有“五岁”。

到北京中关村走一走、看一看,你会被这里上映的创新活剧深深感染。他们中有在校发明创造的天之骄子,也有从底层奋斗不息的“草根”……

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多个90%是深圳南山创新发展新生态的生动写照。

从“科学的春天”到“创新的春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凝聚起澎湃动力,推动中国稳步迈向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执笔记者余晓洁、杨维汉,参与记者吴晶晶、崔静、彭勇)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