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重要讲话中强调,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上下苦功夫。这句话精辟地指明了勤学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躬行实践,求得真学问。 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勤学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知识是智慧的源泉,更是德行的“美容师”。儒家经典《论语》开篇即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个人只有勤于学习,驾一叶扁舟畅游知识的海洋,如蜜蜂广采百花酿成甜蜜一样,在丰富知识、深厚学养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人生方向的定力,进而牢牢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大学是求知最理想的殿堂。广大青年要珍惜大好年华,把更多时间用在博览群书、阅读经典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攀登知识高峰、追求人生真理上。热烈拥抱真善美的青春,孜孜不倦以求知为乐的大学生活,才是送给人生最美好的礼物。
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可能是一日之功,而要靠长期的学习、体验、思考。求知也是如此,只有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方能学有所成。青年人的最大特点是有活力、充满热情,对未来满怀美好的想象、期待,常常因此热血沸腾。但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既要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春豪情,更要有“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求知韧劲。学品即人品,有什么样的为学求知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品格。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功利实用主义开始抬头,社会上充满着浮躁的空气。大学生是民族、国家的未来,要自觉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不为一时世风所惑,心无旁骛,勤奋学习,以高洁的学品涵养高尚的人品,以良好的学风锻造做人的风格。
青年既要敏于求知,又要学会担当责任。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是为了致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在于经世致用和人格的完善。如果把为学求知与社会责任割裂开来,甚至以读书的名义拒绝社会责任的担当,那么就容易死读书、读死书。学习知识贵在“活”,联系实际,勤于思考,把书读活。唯其如此,所读所学才会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死的知识才会变成活的思想。处于伟大变革时代的青年,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为学求知的目标,应该自觉与时代潮流、民族命运联结起来。新时代的青年,不能只关心个人的小天地,而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做一个有远大理想、胸怀天下、勇担责任的大写的人。
学以增智,学以怡情,学以养德。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广大青年和教育工作者勤奋学习、终身学习,在孜孜不倦的求知中陶冶、锤炼高尚的品德,把求真与行善统一起来,自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示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