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壮海: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筑堤人”
  • 作者:xcb 编辑: 发布日期:2014-02-25浏览次数: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铸塑国魂民魂的宏伟工程进一步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近日,本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沈壮海。 记者:您认为,今天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有何意义和价值?

沈壮海:《意见》的颁布,是我们党面向全党全社会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的又一次战略动员和部署,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精神正能量,没有先进价值体系的引导、凝聚、支撑,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可能成为“受人尊敬之国”。一个国家、社会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其凝心聚力的“磁源”,是其成就梦想的动力,也是其文明高度的标示。对于当代中国而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意见》从“新态势”、“新特点”、“新课题”三个维度,清晰揭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之重要性和紧迫性。所谓“新态势”,即“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所谓“新特点”,即“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所谓“新课题”,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新态势”、“新特点”反映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所形成的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环境,“新课题”凸显的是新的时代背景与现实环境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紧紧围绕的目标任务。《意见》关于“新态势”、“新特点”、“新课题”的论述,既为我们深刻体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意义提供了指导,也点明了我们思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应有的大视野。

记者:《意见》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现路径、职责要求,您认为,应该如何把这些要求落到实处?

沈壮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一定要全面贯穿于当下的建设实践,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否真正实现“贯穿”、“融入”,是影响、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成效的关键。《意见》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四个方面的原则,概括而言,即以人为本、抓住核心、联系实际、善于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是人民群众,应当始终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以人为本”。理想信念是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要素,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解决好了理想信念问题,就抓住了个体形成并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坚持联系实际、善于创新。不能做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接不了地气,就不能引起群众共鸣、有效实现对象化,就会流为无根游谈;不能做到善于创新,适应新环境、借助新载体、开辟新渠道,运用新方法,实践新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工作就会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唯有坚持以人为本、抓住关键、联系实际、善于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规律性,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记者: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得到硬支撑、硬约束?

沈壮海:就微观而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支撑,核心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制度化,以制度的刚性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常态推进、稳定展开、落到实处。为此,需要认真探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的体制机制,探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纳入各层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要内容并付诸实施的制度设计,探索确立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认真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培育职责的制度举措,使这项看似具有“软性”特点的建设任务有明确制度可遵循、依可靠制度而落实、为硬性制度所保障。

就宏观而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支撑,关键是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深层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社会主义制度、政策和规章体系的方方面面。社会主义制度在当代中国的确立和巩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魂”与制度体系之“体”的深层融合、有机统一确立了根本的制度前提。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这一制度前提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在各种具体的制度安排中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实现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制度设计的规范、政策措施的导向、法律法规的权威等之间的整体通贯与互为呼应。这种“魂”与“体”的有机统一,构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具有说服力、规范力与影响力的现实场域。

记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激发全民族的热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中国人的价值追求。请问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沈壮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某一部分社会成员追求先进的誓词,也不是社会对某一层面群体的规范要求,而是激发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奋斗的价值目标,承载着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理想追求,融含着对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价值规范与行为准则。因此,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依赖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体、需要调动社会肌体的每一部分。只有人人都成为积极活跃的建设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能够获得最具根本意义的主体根据;只有社会肌体的每一部分都成为自觉能动的建设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获得最富营养的培育沃土。

调动最广泛的主体力量,需要在全社会形成对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大意义的深刻认识,强化人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筑堤人”与受益人、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呵护者等思想观念,使共建共享成为全社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的基本共识。调动最广泛的主体力量,离不开党的领导干部和每一成员的示范引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同样离不开党的组织及其成员的模范践行、示范引领。调动最广泛的主体力量,还需要向全社会尽情展现一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的真善美,让各个领域、各种类型的精神楷模不仅给人们带来感动、带来震撼,也真正成为人们崇尚追赶的时代偶像;需要结合不同行业、职业、岗位、角色的特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要求做出具体阐释,让人们既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宏旨要义,也明确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切近门径。

总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强化共建共享的理念、完善人人尽责的机制,形成人人争先的氛围。只有在每一个人的践行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真切展现先进价值理念的丰富意义,也才能真正凝聚推动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