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生勤俭只为一次“奢侈” 老兵马旭倾尽一生报党恩
  • 作者: 编辑: 刘义发布日期:2020-06-17浏览次数:

马旭和老伴一起学习

人物素描

马旭,女,1933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14岁入伍参军。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被授予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

回国后,马旭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后成为一名野战军医。1961年,空降兵部队组建后,马旭放弃大城市部队医院优厚的工作待遇,作为军医担任空降兵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成为我国第一代女空降兵。20多年间,累计跳伞140多次,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的女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

2018年9月,马旭和丈夫颜学庸将毕生积攒的工资、奖金、专利转让费用等1000万元捐给了家乡,用于教育事业。

她先后获得201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等荣誉称号。

无论何时何地,永远是一身迷彩服。满头华发,心直口快,一个老兵的率性与忠诚,在马旭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一枚一辈子也没舍得花的铜钱,到一次捐赠千万元巨款,一分一厘,尽是她与老伴70多年岁月与情感的积淀。70年坚守清贫,只为精神的富足。

12月16日,马旭获得“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赴京参加表彰会前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到省军区武汉市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采访了她,寻找她一生中最初的精神原点。

“我就想搞科研,不能白吃国家饭”

12月13日下午,武汉市江岸区惠济路,省军区武汉市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一间简单装修的住所内, 86岁的马旭坐在沙发上,正在针穿线,准备将她1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表彰座谈会上的发言稿做成“线装本”。

“您这么大年纪,还能穿针引线?”记者惊讶地问。

“我视力很好,没近视没老花,你看我这不是已经穿好了吗?”她将手中的钢针白线在记者面前晃了晃。虽然离开家乡70多年了,马旭话音里仍有较为浓重的东北味。

沙发前一张老旧的红漆木几上,摆着一个锈迹斑斑的方铁盒,马旭用它当针线盒已经许多年了。

客厅里,堆放着10多个大大小小的纸箱,看得出马旭、颜学庸夫妇刚搬来这里不久。

“我在这里只睡了四个晚上。”对于乔迁之日,马旭记得并不那么清楚,她用这样的方式告诉记者她从黄陂乡村搬来新居的时间。

“他们夫妇11月12日就搬来了。”干休所所长卢和君悄悄告诉记者,虽然新居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因为故土难离,马旭隔三岔五都要找些理由,回黄陂看看。

“这里生活条件当然好,高楼大厦,上楼下楼都是电梯,吃饭就在楼下饭堂,医院都在跟前儿,这样的生活是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马旭说,“可是,这里我不能搞科研,不能搞科研我就像掉进了井里,就像挨饿一样。”

“您都搞了一辈子科研了,为党和国家也干了一辈子工作,攒了一辈子的钱也都捐给了国家,现在应该是您安享晚年的时候了。”记者说。

“他们(指干休所干部)怕我老了、出事,把我接到这里生活,我知道这是对我好。可是你看我,虽然体重只有64.5斤,可是我没有三高,没有心脏病,睡眠很好。我就想搞科研,不能白吃国家饭,坐吃等死。”马旭回答说。

省军区官兵看望慰问马旭

五六车旧家什,只有书最多

马旭说,她正在研究一个叫“离子逆转变常态”的课题,如果研究成功,可以缩短人的老年期。

“如果水老是往一个方面流,泥砂、水里面的渣滓就会不断往一个地方沉淀累积,造成淤塞。我们人体血管也是一样的,如果血液总是往一个方向流,血液里的一些物质就会附着在血管壁的某些部位上,造成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病。如果我能改变它们的流向,就能避免这些疾病,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为让记者理解她研究的科研课题,马旭打了个比方。

马旭夫妇的新居里,除了一台被罩起来的柜式空调外,没有一件新家具。

客厅里,除了一张沙发,别无他物。卧室的木床、柜子等,全都是从黄陂带来的老物件,浓厚的岁月印迹与新居室简明现代的装修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老人家敝帚自珍,把能带的几乎都带过来了。搬家那天,我们开了五六台车,一股脑儿给全运过来了,最多最重的是书。”卢和君介绍说。

“这张沙发是老战友转业时带不走的,扔了怪可惜的。”马旭随手拍了拍身下的沙发说。这是马旭新居室最“气派”的家具了。

出了客厅门右手边,有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储物间,马旭把它作为了自己的书房,几个老旧的红漆木柜上摆满了书,地上还堆放着好几个大帆布袋,全是还没来得及整理的书籍资料等。“书柜是上世纪60年代部队放文件用的,更换铁皮文件柜时大多被当柴火烧掉了,我们留下了几个,一直用到现在。”老伴颜学庸介绍。

经历苦难童年,14岁毅然参军

“很多人都很奇怪,说我个子又瘦又小,为什么不爱红妆爱武装?”马旭向记者解释说,“因为我小时候就特别羡慕和崇拜英雄人物。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马旭一口气说出了多个古代英雄豪杰的典故,说到高兴处,她坐直身子,舞动左手,说起了东北大鼓书:“白马银枪俏罗成……”

几小段唱罢,她脸上兴高采烈的神色突然黯淡下去,童年的苦难和从军的经历,勾起了她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马旭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我对父亲毫无印象。”而她对母亲说得一口很好的东北大鼓书则记忆犹新。

“母亲靠说大鼓书养活我和弟弟。那时候,经常有人拿着《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来家里请母亲说书,大鼓书听完了,很多书就留下了。”从小耳濡目染,马旭学会了不少唱段,也对母亲口中的那些英雄人物充满了敬意。

马旭4岁的时候,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日寇铁蹄下的东北很快沦陷。

“我小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只知道那时叫满洲国,上的是日本人的学校,老师都是日本人,学的是日语。在学校说日语,回家喊爸爸妈妈也得用日语喊。要是被人知道没用日语称呼亲人,那是要被老师扇大耳刮子的。”马旭回忆说,“那时候小,不懂啥叫亡国奴。只知道乡亲们自己种大米却没有大米吃,全都要留给日本人吃,日本人吃不完,就拉回他们的老家;自己纺棉布也没有棉布穿,也叫日本人给收走了,自己穿的是‘更生布’(破棉絮和破衣服纺出来的布),五颜六色的。自己养的猪,也都叫日本人给拉走了。”

挨饿,是马旭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1945年,东北光复,1946年解放。1947年,14岁的马旭迎来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招兵,为解放全中国补充后备兵源。

经过再三考虑,妈妈同意了马旭去当兵的请求。“妈妈跟我说,我养不活你了,你逃命去吧。”马旭说。

走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在油灯下为马旭缝补几件破旧衣服,边补边抹眼泪,马旭也躲在被子里哭。第二天,母亲煮了两个鸡蛋,将一个铜钱缝进马旭的口袋,算是马旭第一次出远门的所有盘缠。

这也是马旭和母亲的最后诀别。

“我走后一年多,就听别人说妈妈去世了,弟弟也被安排去当了兵。听书人留在家里的书也被人拿去卷了烟草当纸烟抽了。” 马旭说。

一辈子回报党的恩情

那时候一个铜钱可以买两个硬糖球,但这枚铜钱马旭舍不得花,一直保留了八九年,直到她第一次领到一个月工资20块钱,连同这枚铜钱一起存进了银行。

由于身材瘦小,马旭先被安排上了军政大学,学习医护知识,护理救治伤员。

三年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迅速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全国解放后,马旭又被安排进入军医大学深造,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

1961年,马旭听说新组建的空降兵部队急缺医务人员,主动放弃留在武汉军区总医院的工作,选择去偏远山区黄陂,为战士们跳伞进行医疗保障,一呆就是几十年。

童年时期的苦难经历让马旭深深意识到“没啥都不能没有祖国,没啥都不能没有共产党”。

1968年,在部队卫生营营长黄瑞基的介绍下,马旭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军政大学毕业就想入党了。”马旭说,“我的一切都是共产党给的,我这一辈子就是要跟党走,一辈子回报党的恩情。”

1969年,马旭和在同一科室的战友颜学庸牵手走进了婚姻殿堂。“我身材又瘦又小,本来不想结婚,我们政委说‘我们部队不养大姑娘’,这样我才结的婚。”马旭笑着说。

结婚前,马旭就和颜学庸商量,因为在工作和科研中,经常要体验跳伞,加之她身体比较瘦小,这辈子不打算要小孩。颜学庸经过慎重考虑,答应了。

“我们两个人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中,有许多可以互补的地方,比如在科研上,他会画图,我不会。我的绝大多数想法,他都会全力支持,所以,无论是在捐款这件事上,还是其他方面,他的贡献其实比我大。打个比方,我们俩就好比唱双簧,我只是在前面表演的那个人,他才是那个真正的幕后英雄。”马旭指着颜学庸说。

听到老伴的夸奖,颜学庸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搬进了新居,老两口的日子过得更简单了。每天早上在干休所饭堂多买几个馒头,带到家里,早餐吃不完,中午就热热当午餐。客厅的小木架上,摆满了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老年报、环球人物等报纸杂志,看书读报成了老两口现在最大的消遣。

马旭夫妇还透露,上次捐完款后,他们又在慢慢攒钱,准备下一次的捐赠,捐赠的对象仍然是教育事业。

“不可能再有那么多了,能攒多少是多少吧!”马旭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通讯员 朱勇)

——来源:湖北文明网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