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谨治学 精益求精 ——记动科学院侯永清教授
  • 作者:宣传部 王春生 编辑: 发布日期:2013-10-16浏览次数:

教师节表彰了湖北省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首批培养人选侯永清教授。侯永清教授是我校动科学院院长、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在同行的眼里,他的名字和成果与饲料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相连,是动物营养和饲料学的专家;女儿向旁人介绍自己的“教授爸爸”时,却戏称他是“养猪专业户”;他称自己只是一位研究饲料科学的普通人。

昨日,记者如约见到侯永清教授。他身着一套朴素的休闲西服,带着一脸憨厚的微笑,简单介绍后便亲自斟茶倒水,热情地说“来访即是客,无需拘谨”。

侯永清笑谈,“一般人都以为我研究的领域离大家的日常生活很遥远,而我研究食用动物的营养,为大家提供营养安全的肉食品,归根到底,还是回到了人自身的营养与健康上来。打个比方,我研究的对象就是大家食用的有生命力的‘活面包’。”

关注仔猪肠道健康的专家

“仔猪和婴儿一样,断奶后的肠道健康状态直接影响食物营养的吸收和生长发育。”侯永清介绍,我国每年因仔猪肠道健康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00亿元,成为制约养猪业健康发展的“瓶颈”。

“猪相当于‘活面包’,而猪所吃的饲料便是面包生产的原材料”,侯永清说,“只有保证猪饲料的营养安全,才能从源头上保证‘活面包’的营养安全”。他在研究中极为关注饲料“性价比”问题,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高仔猪生产性能。

据了解,侯永清和合作伙伴研制出的调控仔猪肠道健康关键技术及相应产品,已在全国16省市直接应用,并推广到30多个省市及13个国家和地区。该技术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曾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学生感谢的“吹毛求疵”老师

“侯老师不在办公室,就在实验室,两个都不在的话,那就在出差的路上。”在侯永清带的研究生李娇眼里,导师一直都很忙。

周一到周五,侯永清早上七点就会来到办公室,晚上有时会忙到十一点才下班。“侯老师通常是全院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李娇说,导师很少正点吃饭,经常忙着忙着就把吃饭这茬给忘了。在学生的眼里,侯永清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工作,节假日也不给自己放假,只要有空就会去办公室或者实验室。

“在侯教授的课堂上,根本不敢走神。”陈星(动科学院研究生)称自己研一上基础课的时候,侯教授每每讲到很重要的知识点,几乎会在全班挨个提问。“侯老师的讲义做得很简洁,一页PPT两句话却可以延伸开来讲好几节课,所以课堂上谁也不敢走神。”

实验室里的侯永清,是个认真严谨到连芝麻大的小事也不会放过的人。李娇说,一个新实验从开始到结束,不论多简单,侯教授都会从头到尾亲自指导,在后面盯着学生做,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导师有点吹毛求疵。”陈娇感慨,现在想想,确实减少了失误的可能,这样的道理放在生活里也非常受用。

“我是想做实事的普通人”

“自己只是普通人,想做实事的普通人。”采访中,侯永清反复强调自己很平凡。

侯永清5岁开始读书,16岁考上华中农业大学畜牧专业。侯永清是家中的老大,还有两个妹妹。他告诉记者,父母很支持他“跳农门”,“努力读书,学有所成,报答父母”是侯永清在大学期间最大的愿望。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有关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权威教材多以英语为主,侯永清在阅读中摘抄大量陌生的专业词汇,并不断熟记。后来,他留学海外,深厚的英语功底减少了语言交流上的障碍。

侯永清总结自己的大学经验时常提到“勤劳致富”,专心致志地搞科研,不受外界干扰。他说,大学生在读书期间会遇到社交活动、考证、恋爱、社会实践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在有限时间里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也是一种考验。“大学生们也要学会取舍,不能求多求全”,侯永清建议。

侯永清解释,自己没什么特殊的兴趣爱好,与广大科研工作者一样,只想成为做实事的普通人,无论读书、教学、科研期间,简简单单,一心钻研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的东西。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