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思考
  • 作者:文传学院 刘佳易 编辑: 李玲玲发布日期:2021-07-23浏览次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有“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含杨柳风”的春天;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夏天;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天;还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冬天。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说到四季,不得不承认,最惹人恼的便是夏天。夏天啊,我们能想到蛙叫蝉鸣,更能想到烈日炎炎似火烧的情景。尤其是身在南方的人们,饱受高温之苦。

当夏天我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校园,热气蒸腾使我们无暇顾及校园的美景。尤其是在南方生活的人们恐怕深有体会,对夏天的热“深恶痛绝”,人们避之不及又无可奈何。去年在武汉为应对新冠疫情,当地市民在烈日炎炎的七八月,也不得不佩戴口罩出行,时刻提防,不能有片刻怠慢,实属不易。近日,通过天气预报,我得知河南省的温度竟达到三十八九度,甚至超过了身为四大火炉的武汉,这不仅让人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究其原因,湖北和河南两省的气候相差很大。武汉的多雨季节降低了热度又增加了湿度;但河南常年少雨,夏天也是如此,因此它长期干热,酷暑难耐。南方多雨,且水资源丰富,如果从地图看,武汉就像被水包围的城市,大面积的河流湖泊增加了气候的湿润度。还有更重要的原因,便是环境治理和绿化的问题。在植树造林方面,南方比北方更胜一筹,但北方夏季的高温和南方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相信北方城市通过治理和整顿一定会有所改善。

为应对气候变化,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个概念一下火了起来。我国提出两个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到底是怎样浩大的工程,要花费四十年?

首先,要求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时刻达到峰值,然后慢慢回落。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抵消掉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实现正负抵消,达到中和。这是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重大决策。我国为什么要提出两个目标?

据调查,近年来全球快速升温,上升速度是200年前平均速度的7倍,降低碳排放刻不容缓。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占世界总碳排放的32%,全球排名第一,比世界上其他大国都更需要治理此类问题。另外,近年来,我国已经具备了能源转型,开发清洁能源和森林固碳的条件,因此,为应对绿色低碳的时代潮流,我国紧跟世界大势,为气候变化做出努力和变化。这样的措施虽然是国家层面提出的,但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实现碳中和,城市会发生巨大变化。我们会面对能源结构的改变,化石能源减少,太阳能,风能成为主要的能源。燃油车或许会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100%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全面普及,交通拥堵大大减少。随之而来的变化,便是空气质量的提升,雾霾不再肆虐,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保障。

减少碳排放,我们能充分发挥循环经济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垃圾分类观念仍需要贯彻,减少垃圾填埋,令其高度资源化,从源头上做好相关工作。碳中和和碳达峰决策的贯彻落实,是一场持久战,其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但每个人都应为自己的生活环境做出相应的改变,“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生活在低碳的大环境下,没有人可以等闲视之,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尽量乘坐公共交通,节能家电,积极贯彻垃圾分类措施,为国家政策的实施尽自己的一份力。

南方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带来的热难以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措施,更新生活观念和行为,让南方的夏天不只有“热“,还有宁静和充实,为其增添一抹亮色,使夏天的城市仍能舒适宜居。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常青花园学府南路68号 邮编:430023 联系电话:027-83922889 027-83955679